[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光纤非线性效应的毫米波噪声信号发生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41864.0 | 申请日: | 2020-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65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高震森;吴琼琼;安跃华;王云才;秦玉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B29/00 | 分类号: | H03B2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光纤 非线性 效应 毫米波 噪声 信号 发生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基于光纤非线性效应的毫米波噪声信号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沌信号发生器(1)、混沌光谱展宽器(2)、第二分光器(4)、第一可编程光滤波器(5)、第二可编程光滤波器(6)、光耦合器(7)、光子混频器(8),所述混沌信号发生器(1)的输出端和所述混沌光谱展宽器(2)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混沌光谱展宽器(2)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二分光器(4)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分光器(4)设有两个输出端,每个输出端均连接有所述可编程光滤波器,所述可编程光滤波器分别记为第一可编程光滤波器(5)、第二可编程光滤波器(6),所述第一可编程光滤波器(5)、第二可编程光滤波器(6)的输出端均连接至所述光耦合器(7)的输入端,所述光耦合器(7)的输出端和所述光子混频器(8)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光子混频器(8)的输出端作为宽带光子毫米波噪声信号产生装置的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纤非线性效应的毫米波噪声信号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沌信号发生器包括有:分布式反馈半导体激光器(101)、偏振控制器(102)、光衰减器(103)、第一分光器(104)和反馈器件(3),具体连接关系为:
所述分布式反馈半导体激光器(101)的输出端连接至偏振控制器(102)的输入端,所述偏振控制器(102)102的输出端连接至光衰减器(103)的输入端,所述光衰减器(103)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一分光器(104)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分光器(104)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反馈器件(3)、混沌光谱展宽器(2)的输入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纤非线性效应的毫米波噪声信号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沌光谱展宽器(2)包括:光放大器(201)、单模光纤(202),具体连接关系为,混沌信号发生器(1)输出端连接至光放大器(201)的输入端,光放大器(201)的输出端连接至单模光纤(202)的一端,单模光纤(202)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二分光器(4)的输入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纤非线性效应的毫米波噪声信号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光器(4)、第一可编程光滤波器(5)、第二可编程光滤波器(6)、光耦合器(7)、光子混频器(8)、构成双通道混沌信号拍频装置,其中混沌光谱展宽器(2)输出的宽带混沌激光信号经过第二分光器(4)分别输出至第一可编程光滤波器(5)和第二可编程光滤波器(6),所述第一可编程光滤波器(5)和第二可编程光滤波器(6)分别对所在通道的混沌信号进行波长选择和光谱整形,选出两路不同波段的混沌信号,通过光耦合器(7)进行拍频,拍频后的信号通过光子混频器(8)实现光谱-电谱的转换,最终输出带宽和频段可控的毫米波电噪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纤非线性效应的毫米波噪声信号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编程光滤波器(5)与第二可编程光滤波器的中心波长不相同,带宽能够独立调节。
6.一种基于光纤非线性效应的毫米波噪声信号发生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光纤非线性效应的毫米波噪声信号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混沌信号发生器(1)的输出信号输入至混沌光谱展宽器(2),混沌光谱展宽器(2)输出宽带的混沌激光信号经过第二分光器(4)分别输出至第一可编程光滤波器(5)和第二可编程光滤波器(6),所述第一可编程光滤波器(5)和第二可编程光滤波器(6)分别对所在通道的混沌激光信号进行波长选择和光谱整形,选出两路不同波段的混沌信号,通过光耦合器(7)进行拍频,拍频后的信号通过光子混频器(8)实现光谱-电谱的转换,最终输出带宽和频段可控的毫米波电噪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186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