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F型夹具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38937.0 | 申请日: | 2020-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2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李跃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联和电气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胡龙祥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F型夹具,属于夹具技术领域,现有F型夹具存在的可拆卸的固定夹体无法与导杆实现自动锁定,本发明通过在导杆边缘设固定槽,在固定夹体上设容纳部分,导杆穿设在固定夹体上且导杆的固定槽位于容纳部分,容纳部分还配置有可移动的控制元件,控制元件上设固定件,经控制元件带着固定件移动令固定件与固定槽接合或者脱离,尤其是,控制元件借助弹力带着固定件移动以自动的令固定件与固定槽接合实现自动锁定,需要拆卸时,用手推着控制元件带着固定件脱离固定槽即可将固定夹体从导杆上取下。操作方便,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夹具,具体涉及一种易于拆装固定夹体的F型夹具。
背景技术
现有主要应用于木工领域的用于夹紧工件的夹具,通常按照外形特征可分为F型夹具、G型夹具、A型夹具。F型夹具一般具有两个夹体、可滑动的杆、手柄,通过操纵手柄使两个夹体在杆上相对运动从而夹紧工件或者支撑工件来维持两个工件(两个部分)之间的距离。
现有F型夹具通常设计有一个固定夹体、一个移动夹体,固定夹体设计为便于拆卸或移动,
授权公告号为CN201151088Y的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夹钳改良结构,这种夹钳改良结构,包括一固定钳体与一活动钳体,固定钳体穿固在导杆上,活动钳体穿固在该导杆上,与固定钳体相对设置,当位移活动钳体,可以改变活动钳体与固定钳体距离的大小,以适宜夹固不同尺寸的工件。活动钳体包含有:一活动夹钳主体,具有一用以夹制工件的颚块、一穿固于导杆的导引孔、一复线螺纹部、一位于复线螺纹部中央并且与导引孔连通的轴道,该轴道具有一轴孔部以及二相对设置的扩孔部;以及一调整组件,具有一螺固在复线螺纹部的调整钮、一穿置于轴道并用以抵紧导杆一端的卡栓,以及一轴穿于卡栓之一穿孔的销件。此结构借助调整钮与复线螺纹部的螺锁配合,使得活动钳体自导杆上快速锁紧/松脱。
申请公布号为CN103659635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布了一种手持夹具,这种手持夹具包括固定托架、移动杆、固定把手座体及驱动把手等构件,而固定托架与固定把手座体的上端分别设有第一夹持块及第二夹持块,其改进在于固定托架在侧边接合孔装设一由按钮公件与按钮母件结合组成的调整按钮,该调整按钮的内部分别设置插销及压缩弹簧,插销可贯穿固定于移动杆的固定孔,当按钮公件被按压时,则驱动插销脱离固定孔,使固定托架可脱离移动杆,进而转移固定至移动杆的相对另一端,再利用压缩弹簧的压力释放,使调整按钮可快速回复而形成固定结合。
上述专利文献所述的F型夹具,在移动或拆卸活动钳体或固定托架时需旋转调整钮或者按压按钮公件,无法实现自动锁定,为实现活动钳体或固定托架可拆卸或移动,调整组件及调整按钮设计较为复杂,造成生产加工工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F型夹具存在的可拆卸的固定夹体无法与导杆实现自动锁定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尤其是能够自动实现固定夹体与导杆实现自动锁定的F型夹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F型夹具,包括固定夹体、可动夹体和导杆,所述导杆穿设在所述固定夹体和可动夹体上,其特征是:所述导杆的边缘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夹体上设有容纳部分,所述导杆的固定槽位于所述容纳部分,所述容纳部分还配置有可移动的控制元件,所述控制元件上设有固定件,经所述控制元件带着所述固定件移动令所述固定件与固定槽接合或者脱离,所述固定件与固定槽接合时所述固定夹体与所述导杆定位固定,所述固定件与固定槽脱离时所述固定夹体可与所述导杆拆装。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控制元件上作用有弹性元件,所述控制元件借助所述弹性元件的弹力在其移动方向上弹性移动;所述导杆穿设在所述固定夹体上时,所述导杆克服所述弹性元件的弹力迫使所述控制元件带着所述固定件移动以让出位置且所述固定件对应所述固定槽时所述弹性元件的弹力迫使所述固定件卡入所述固定槽以实现装配。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弹性元件为螺旋状压缩弹簧,所述螺旋状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支撑在所述控制元件与固定夹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联和电气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联和电气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89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力发电循环应用储存系统
- 下一篇:显示装置及影像显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