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频天线结构及通信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38407.6 | 申请日: | 2020-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68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寇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8 | 分类号: | H01Q1/38;H01Q5/10;H01Q5/307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汪海琴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深南路科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结构 通信 设备 | ||
本申请适用于天线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多频天线结构及通信设备,包括介质板及贴设于介质板上的天线主体,介质板上具有射频电路,天线主体包括馈电部、第一辐射体以及第二辐射体,馈电部与射频电路形成电连接,第一辐射体及第二辐射体分别连接于馈电部,第一辐射体可在第一频段中发出谐振频点,第二辐射体可在第二频段中发出谐振频点,第一频段高于第二频段,第二辐射体呈弯折状且弯折形成第一容纳区域,第一辐射体至少部分设置于第一容纳区域内。通过设置第一辐射体及第二辐射体,第一辐射体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二辐射体弯折形成的第一容纳区域内,使得多频天线结构能够分别实现在第一频段和第二频段中工作的同时,还可有效减小天线主体的尺寸。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线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多频天线结构及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世界各地采用的通信协议与相应频段不尽相同,要实现全球漫游,需要实现天线的多协议频段覆盖。由于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技术能够提供宽带多媒体服务,因此使得天线能够覆盖GSM850(824~894MHz)、GSM900(880~960MHz)、DCS(1710~1880)、PCS(1850~1990MHz)、UMTS(1920~2170MHz)、LTE2300(2300~2400MHz)、LTE2500(2500~2690MHz)工作频段已经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
印制天线是指印制在电路板上的天线,根据具体的使用需求,需要考虑电路板上的整体布局,则需要考虑印刷天线的尺寸。目前印制天线一般能够实现反射系数为-6dB的阻抗带宽覆盖以上所述的工作频段,然而该印刷天线的辐射效率低,在一定程度降低通信设备的无线性能;在保证较好的驻波性能以保证印刷天线辐射效率的基础上,印刷天线的尺寸则非常大,在电路板禁铺区域小的前提下难以满足其内部布局和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频天线结构及通信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印刷天线尺寸大导致难以满足通信设备的使用需求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频天线结构,包括介质板及贴设于所述介质板上的天线主体,所述介质板上具有射频电路,所述天线主体包括馈电部、第一辐射体以及第二辐射体,所述馈电部与所述射频电路形成电连接,所述第一辐射体及所述第二辐射体分别连接于所述馈电部,所述第一辐射体可在第一频段中发出谐振频点,所述第二辐射体可在第二频段中发出谐振频点,所述第一频段高于所述第二频段,所述第二辐射体呈弯折状且弯折形成第一容纳区域,所述第一辐射体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区域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辐射体包括连接于所述馈电部的第一辐射枝节,所述第一辐射枝节呈弯折状且弯折形成所述第一容纳区域。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辐射体还包括连接于所述馈电部的第二辐射枝节,所述第二辐射枝节至少部分设于所述第一容纳区域内,所述第二辐射枝节呈弯折状且弯折形成第二容纳区域,所述第一辐射体设于所述第二容纳区域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辐射体还包括呈弯折状的连接枝节,所述连接枝节连接于所述馈电部并设于所述第一辐射体一侧,所述第一辐射枝节连接于所述连接枝节,并与所述连接枝节共同围合形成所述第一容纳区域,所述第一辐射枝节远离所述连接枝节的一端向所述第一辐射体另一侧弯折。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辐射枝节的长度范围为:1/4λ2~1/3λ2;
所述第二辐射枝节的长度范围为:1/4λ2~1/3λ2;
其中,λ2为所述第二频段中的谐振频点对应的工作波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介质板上贴设有金属地板,所述天线主体还包括连接于所述金属地板的耦合地枝节,所述耦合地枝节与所述第一辐射体产生耦合以拓宽所述第一辐射体于所述第一频段中的工作带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联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普联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84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