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计算机电源保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38230.X | 申请日: | 2020-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7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黄萌;刘春燕;钱玉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萌;刘春燕;钱玉霞 |
主分类号: | G06F1/26 | 分类号: | G06F1/26;G06F1/20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徐佳慧 |
地址: | 276800 山东省日***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算机 电源 保护装置 | ||
一种计算机电源保护装置,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支撑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撑装置上的缓冲装置、设置于所述缓冲装置上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管、位于所述固定管下方的第二管道、位于所述第二管道下方的第三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三管道上的第二风机,所述固定管的上端与电源之间存在间隙。本发明通过对电源的上下表面形成负压气流,从而可以对计算机电源进行有效的固定,固定的稳固,防止电源晃动,同时通过负压的方式可以将电源的上下表面的灰尘进行有效的清理,防止灰尘沉积在电源的表面上,清洁安全;并且可以对电源进行实时有效的散热,散热效果显著,防止热量集中对电源造成损坏,延长电源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计算机电源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计算机的电源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不及时的将热量散发出去,则会对电源的使用造成损坏,甚至会影响电源的安全使用;并且电源的上表面容易积累灰尘,现有的计算机电源无法对其上表面的灰尘进行清洁;同时无法将电源稳固的固定,且在发生晃动的情况下容易造成电源损坏,影响其使用寿命,造成使用成本提高。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计算机电源保护装置。
为达到本发明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计算机电源保护装置,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支撑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撑装置上的缓冲装置、设置于所述缓冲装置上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管、位于所述固定管下方的第二管道、位于所述第二管道下方的第三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三管道上的第二风机,所述固定管的上端与电源之间存在间隙。
优选地,所述计算机电源保护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缓冲装置上方的盖板装置、设置于所述盖板装置上的负压装置。
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设有位于其上表面的方孔、位于其左表面的第一通孔、位于其下表面的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一凹槽、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支撑块、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内的过滤网、位于所述过滤网右侧的固定块、过滤框。
优选地,所述过滤网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内且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左端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框的左表面顶靠在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上,所述固定块收容于所述过滤框内,所述固定块顶靠在所述过滤框的内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斜杆、设置于所述斜杆上的固定杆、设置于所述固定杆上的定位框、收容于所述定位框内的活塞、位于所述活塞下方的移动杆,所述斜杆的下端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右端与所述斜杆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框与所述斜杆相互平行,所述固定杆的左端与所述定位框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框的下端设有开口使其内部设有第二凹槽,所述活塞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与所述定位框的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移动杆的上端与所述活塞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的上端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与所述定位框的内表面滑动接触。
优选地,所述盖板装置包括盖板、位于所述盖板上方的握持块、位于所述盖板下方的连接杆、设置于所述连接杆上的第一弹性杆、设置于所述第一弹性杆下端的第一滚轮、设置于所述盖板下方的第一弹簧,所述盖板收容于所述方孔内且与所述壳体滑动接触,所述盖板上设有第四通孔,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盖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下端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一弹性杆的上端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杆的下端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一滚轮收容于所述第四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一弹性杆34枢轴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盖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负压装置包括负压框、设置于所述负压框上端的第一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上的第一风机、位于所述负压框下方的橡胶块、位于所述橡胶块右侧的第二弹性杆、设置于所述第二弹性杆下端的第二滚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萌;刘春燕;钱玉霞,未经黄萌;刘春燕;钱玉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82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