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燃室紧急排放烟囱尾气净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35496.9 | 申请日: | 2020-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1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闫美娟;张莉莉;李超;李小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辰创环境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1/00 | 分类号: | F23J11/00;F23J15/02;F23J15/04;F23L17/14;F23G5/16;B01D53/26;B01D53/24 |
代理公司: | 天津展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21 | 代理人: | 刘红春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北辰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燃室 紧急 排放 烟囱 尾气 净化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燃室紧急排放烟囱尾气净化系统,包括二燃室排放烟囱、文丘里除尘器、稀碱液罐、循环泵、旋风脱水除尘器、引风机和排气筒,二燃室排放烟囱与文丘里除尘器相连通,文丘里除尘器与旋风脱水除尘器相连通,旋风脱水除尘器与排气筒相连通,旋风脱水除尘器与排气筒之间设有引风机,稀碱液罐通过循环泵与文丘里除尘器喉部位置相连通,本发明适用于工业危险废弃物焚烧系统二燃室紧急排放烟囱尾气处理,由于此尾气为事故工况下排放,此系统应用时间短,建设成本低,运行稳定可靠,在行业内均对此烟气不做处理的大背景下,提供一种可行的烟气处理的环保措施,使其排放的气体更加环保,有效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废弃物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燃室紧急排放烟囱尾气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各种危险废弃物增长也在不断加快,危险废物的处理是我国正面临的重要问题,目前国内的危险废物焚烧装置项目如雨后春笋,在大批的建设并不断投入运营。按照国内危险废物焚烧标准要求,目前采用回转窑作为主要处理手段的项目很多,危险废物在回转窑内焚烧后,烟气需要在二燃室内经1100℃停留2s的环境中充分焚烧,焚烧后的烟气的经过SNCR脱硝,“急冷+脱酸”等措施满足国家对烟气的最终排放要求。上述工艺中,二燃室设备为将废物焚烧完全的关键设备,系统在正常工作状况下为负压运行,为保证系统运行安全,二燃室顶部设有紧急排放烟囱,在系统压力超出正常运行范围时开启紧急排放烟囱进行泄压。
目前国内环保压力越来越大,二燃室紧急排放烟囱为一种安全措施,起跳时间每次大约20s~30s才能落下,目前国内的项目基本对此烟囱排放的烟气不做任何处理,直接排向大气,但是此烟气相对于一般储罐的安全阀排气量来说,量非常大,并且其中含有烟尘、SO2、HCL等各种污染物,对周边环境也造成了极大的污染,此种方式也越来越不被环保专家及周围居民所接受。综上所述,如何收集处理二燃室紧急排放烟囱在事故状态下的排气,做进一步环保处理,成为本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二燃室紧急排放烟囱尾气净化系统。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二燃室紧急排放烟囱尾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二燃室排放烟囱、文丘里除尘器、稀碱液罐、循环泵、旋风脱水除尘器、引风机以及排气筒,所述二燃室排放烟囱与文丘里除尘器相连通,所述文丘里除尘器与旋风脱水除尘器相连通,所述旋风脱水除尘器与排气筒相连通,旋风脱水除尘器与排气筒之间设有引风机,所述稀碱液罐通过循环泵与文丘里除尘器喉部位置相连通。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旋风脱水除尘器底部连通有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底部设有泥浆排放口。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沉淀池上部连通有循环管道,所述循环管道端部与稀碱液罐相连通。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引风机为柴油辅助引风机,所述循环泵为柴油碱液循环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适用于工业危险废弃物焚烧系统二燃室紧急排放烟囱尾气处理,由于此尾气为事故工况下排放,此系统应用时间短,建设成本低,运行稳定可靠,在行业内均对此烟气不做处理的大背景下,提供一种可行的烟气处理的环保措施,使其排放的气体更加环保,有效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连接示意图。
图中:1、二燃室排放烟囱;2、文丘里除尘器;3、旋风脱水除尘器;4、引风机;5、排气筒;6、沉淀池;7、稀碱液罐;8、循环泵。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辰创环境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天津辰创环境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54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