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施工用承重柱加固辅助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34650.0 | 申请日: | 2020-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74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朱世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沂市锡沂高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6 | 分类号: | E04G21/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峰诚志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25 | 代理人: | 赵爱婷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新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施工 承重 加固 辅助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建筑施工用承重柱加固辅助设备,包括调节机构、环形联动齿轮、驱动机构、防护机构、若干进给机构和消泡机构,调节机构上端面滑动安装有环形联动齿轮和若干进给机构,进给机构与驱动机构相配合,环形联动齿轮转动带动与环形联动齿轮相配合的其他进给机构移动,在防护机构的限位作用下带动消泡机构对浇筑过程中的模板进行反复敲打。本发明通过防护机构对进给机构的限位,并通过进给机构带动消泡机构反复对承重柱外侧的模板进行敲打消泡,以消除混泥土中的气泡,提高气泡消除的速度,并保证了承重柱周侧模板受力均匀,使得承重柱的轴心不发生偏移,提高了承重柱的承重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建筑施工用承重柱加固辅助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施工工艺基本上是由基础、梁、柱、楼层板和屋面板等组成,并在建筑施工现场进行混凝土浇筑,墙体填充以粘土砖和各类砌块等传统类型为主,施工工期较长,工程质量严重依赖于现场工人的水平。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承重柱所起的作用尤为重要,承重柱又名框架柱,承重柱在建筑中承受力最大,是房屋建筑中的重要受力构件,起到防止建筑物倒塌的作用,目前,在承重柱施工过程中,将混泥土倒入模板中,并采用振捣器对混泥土进行振捣,但是对于承重柱的上端进行消泡时,需人工站在高处手持振捣器对承重柱高处进行振捣,造成人员振捣过程中的危险性,无法满足不同高度下的消泡要求,增加操作过程中的危险性,同时人工操作消耗人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并存在振捣不充分气泡未完全排出,且存在操作不当使得振捣器触碰到模板上,模板倾斜,进而造成承重柱轴心发生偏移,导致受力不垂直,无法有效传递荷载,影响承重柱的承载能力,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现设计一种建筑施工用承重柱加固辅助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的建筑施工用承重柱加固辅助设备,通过同步控制进给机构,并由进给机构带动消泡机构对模板进行敲打,实现反复敲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建筑施工用承重柱加固辅助设备,包括调节机构、环形联动齿轮、驱动机构、防护机构、若干进给机构和消泡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底座板、第二底座板、电动伸缩杆和调节平台,第一底座板和第二底座板上均设置有同轴夹持单元和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上固定有调节平台;
所述调节平台包括两可拆卸连接的调节环形板,调节环形板上均开有滑动弧槽、两第一移动槽,沿顺时针方向第一移动槽距离调节环形板圆心的距离逐渐减小,调节环形板上开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
所述环形联动齿轮包括第一联动半齿轮和第二联动半齿轮,第一联动半齿轮和第二联动半齿轮上固定有滑动柱,滑动柱上固定有滑动球,滑动球在滑动弧槽内进行滑动,第一联动半齿轮和第二联动半齿轮一端相铰接,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
所述进给机构包括第一进给单元和第二进给单元,第一进给单元包括第一进给滑动块,第一进给滑动块下端面固定有与第一移动槽滑动配合的滑竿,上端面设有第一斜齿条,内侧设有与环形联动齿轮相配合的直齿牙,其中一进给机构上的第一进给滑动块上开有螺纹孔;第二进给单元包括第二进给滑动块,第二进给滑动块上开有两异形孔,第二进给滑动块下端面通过导向板固定有支撑平板,支撑平板上固定有若干与第一斜齿条滑动配合的第二斜齿条;
所述消泡机构包括回形框、消泡单元和锁紧机构,回形框包括回形框本体,回形框本体上开有若干导向孔,锁紧机构包括拱形件、固定螺母和两连接件,两连接件分别与第二进给滑动块上的异形孔配合,连接件上开有外螺纹,固定螺母与连接件相配合,拱形件包括连接板以及与连接板固定的侧挡板,连接板与两连接件的间隙配合,消泡单元安装在回形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沂市锡沂高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新沂市锡沂高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46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