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镀银石墨烯/合成橡胶胶乳组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34007.8 | 申请日: | 2020-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70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温世鹏;李腾;刘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75/04 | 分类号: | C08L75/04;C08L83/04;C08L9/08;C08L11/02;C08L13/02;C08K9/02;C08K9/10;C08K3/04;C08K3/08;C08J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0 | 代理人: | 赵丽丽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镀银 石墨 合成橡胶 胶乳 组合 及其 制备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橡胶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镀银石墨烯/合成橡胶胶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将经过修饰的石墨烯使其表面镀银,得到表面覆有银的石墨烯,再和合成橡胶胶乳形成镀银石墨烯/合成橡胶胶乳组合物。该胶乳组合物具有抗菌性能和优异的力学性能,此外,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具有设备简单、操作简单、可控性好、利于工业化放大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橡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镀银石墨烯/合成橡胶胶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橡胶防护制品,如医用手套、安全套、防护手套等,人们希望它们不仅能起到保护自身安全的作用,而且还能阻隔病毒、细菌等物质。但是橡胶胶乳具有直径从几百到几千纳米的微孔,而细菌的直径一般为0.5微米,厚度为0.5微米,有些病毒更小,最大直径为几百甚至几十纳米,这些细菌病毒就会透过微孔而传播,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橡胶胶乳制品的防护性能是目前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目前,天然橡胶是主要的胶乳制品的基体,由于天然胶乳中含有蛋白质,磷脂等多种非橡胶成分,这些成分一方面可能会致敏,另一方面会影响胶膜中空洞、裂纹的大小等,因此开发合成橡胶来替代天然橡胶,并同时开发适合合成橡胶的高阻隔填料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和实用价值。
很久以前,人们就知道银具有保鲜的作用,古代的皇亲国戚会用银器来盛放食物,比如用银杯盛放的牛奶半个月都不会变质,而普通碗装的牛奶两三天就会变质。如今,银在医学上有了更为广泛的应用。据目前的研究,当银材料进入人体内靠近病菌时,由于库伦引力而变成带正电荷的银离子,从而吸引细菌体内酶蛋白上的硫氢基,使细菌失去活性而死亡。银还可以在杀菌过程中很好的识别菌群,可以很好的维护有益菌群的生存环境,不会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所以银对人体不会有任何毒性和刺激反应。
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的碳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二维片层结构而成为近年来各领域研究的热点。在橡胶应用领域,石墨烯被广泛地用来作为增强和阻隔材料。据相关研究报道,在橡胶胶乳基体中添加少量的石墨烯,便有效地提升胶乳复合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导热导电性能和气体阻隔性能等。但是,在石墨烯和橡胶组分混炼过程中,容易造成粉体飞扬,对环境产生污染,还严重危害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并且填料在混炼时分散性差,极易团聚。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利用石墨烯大的比表面积作为银的优良载体,可以提高银的抗菌效果,提出了一种镀银石墨烯/合成橡胶胶乳组合物,在表面经过修饰的石墨烯的表面镀银,然后加入合成橡胶胶乳,得到表面覆有银的石墨烯/合成橡胶胶乳组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镀银石墨烯/合成橡胶胶乳组合物,包含有镀银石墨烯和合成橡胶胶乳,其中以合成橡胶胶乳固含量为100重量份计,镀银石墨烯含量为0.1~10份,优选0.1~3份。
其中,所述的合成橡胶胶乳选自聚氨酯胶乳、丁苯橡胶胶乳、羧基丁苯橡胶胶乳、丁基橡胶胶乳、溴化丁基橡胶胶乳、氯化丁基橡胶胶乳、氯丁橡胶胶乳、丁腈橡胶胶乳、羧基丁腈橡胶胶乳、氟橡胶胶乳、硅橡胶胶乳、丙烯酸酯橡胶胶乳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镀银石墨烯为表面修饰银离子的石墨烯类物质,石墨烯类物质选自石墨烯、氧化石墨烯、功能化石墨烯、还原氧化石墨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镀银石墨烯中银含量为1~80wt%,优选1.5~60wt%。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镀银石墨烯/合成橡胶胶乳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石墨烯溶液与银盐溶液混合搅拌后,加入合成橡胶胶乳搅拌、混合后,即得到所述的镀银石墨烯/合成橡胶胶乳组合物。具体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石墨烯分散于溶剂中得到石墨烯前驱体分散液,将表面修饰剂溶解在溶剂中得到表面修饰剂溶液,然后将石墨烯前驱体分散液和表面修饰剂溶液混合,得到改性石墨烯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40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