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颅骨及颌面部骨骼冲击力学实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33600.0 | 申请日: | 2020-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16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邵冰莓;刘展;蔡韫杰;滕海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G09B23/10;G09B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颅骨 面部 骨骼 冲击 力学 实验 装置 | ||
1.多功能颅骨及颌面部骨骼冲击力学实验装置,包括:摆锤式冲击装置(1、2、14),可更换式撞锤(3、4、5),加速度测定系统(6、7)及冲击力测定系统(8、9),多角度和高度调节模型安装平台(10、11、12、13)。
2.多功能颅骨及颌面部骨骼冲击力学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利用摆锤式冲击装置(1、2、14)施加冲击载荷,使用可更换式撞锤(3、4、5)实现不同类型冲击,用加速度测定系统(6、7)得到实验过程中模型的加速度,用冲击力测定系统(8、9)得到撞击时的冲击力大小,用(10)模型安装平台的高度调节滑槽(10)对实验模型的高度位置进行调节,用多角度调节模型安装平台(11、12、13)对实验模型进行不同角度的调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力加载装置(1、2、14),其特征为:以摆锤式冲击试验机作为冲击力加载设备,通过刻度盘确定初始起落摆动角度,并在撞击过后确定撞锤回升摆动角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式撞锤(3、4、5),其特征在于:采用可拆卸安装方式,使用形式统一的活扣安装,可以实现不同大小、形状及材质的撞锤更换。
5.如权利要求1和3所述的加速度测定系统(6、7),其特征在于:将加速度传感器加装在撞锤上,可在实验过程中测定撞锤的加速度大小;在实验模型上加装加速度传感器,测量模型在冲击过程中的加速度,作为损伤程度的判断指标之一。
6.如权利要求1和3所述的冲击力测定系统(8、9),其特征在于:将压力传感器加装在撞击时撞锤与模型的撞击面,可在撞击时测定冲击力大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型安装平台的高度调节滑槽(10),其特征在于:将安装模型的平台与摆锤式冲击机连接处使用可调节高度的滑槽连接,可以在实验时实现模型的上下高度调节。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角度调节模型安装平台(11、12、13),其特征在于:在模型安装的平台下方加装球铰,并在绕X、Y、Z轴方向分别标注刻度,可在模型安装时调节实验所需的模型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360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