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维立体通道及气溶胶产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30491.7 | 申请日: | 2020-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8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张越海;赵贯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吉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0/40 | 分类号: | A24F40/40;A24F40/46 |
代理公司: | 南宁东之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28 | 代理人: | 杜启杰;汪治兴 |
地址: | 518105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维 立体 通道 气溶胶 产生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气溶胶产生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多维立体通道,应用于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进气口;第一进气通道,其一端与进气口连接,第一进气通道一端设于下壳内的内支架的部分外壁与下壳的部分内壁之间;第二进气通道,其一端与第一进气通道的另一端连接,第二进气通道设于内壳的内壁与内支架的另一部分外壁之间;第三进气通道,其一端与第二进气通道的另一端连接,第三进气通道设于内支架的另一部分内壁与设于上壳内的烟托的部分外壁之间;出气口,设于烟托的底部。本发明对气路中进入的冷空气酝酿升温,对发热体的热量消耗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使得更节能省功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气溶胶产生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维立体通道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气溶胶产生装置的进气方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方式:设置U型气路、底部进气、侧面进气等气路设计。U形气路通过口部进入,沿着散热管的内管壁进入烟托底部,再从烟支底部通管吸食通气,此方式气路容易被残留的脏污堵塞,从而影响口感,同时吸入的冷空气容易大幅度带走发热体本身的热量,造成功率损耗大。其它侧面进气或底部进气均有着同等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维立体通道及气溶胶产生装置,从而克服现有气路吸入的冷空气容易大幅度带走发热体本身的热量,造成功率损耗大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维立体通道,应用于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
进气口;
第一进气通道,其一端与所述进气口连接,所述第一进气通道一端设于下壳内的内支架的部分外壁与所述下壳的部分内壁之间;
第二进气通道,其一端与所述第一进气通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进气通道设于内壳的内壁与所述内支架的另一部分外壁之间;
第三进气通道,其一端与所述第二进气通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进气通道设于所述内支架的另一部分内壁与设于上壳内的烟托的部分外壁之间;
出气口,设于所述烟托的底部。
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气口设于下壳的一端或所述下壳的一端的底座组件上或所述下壳与所述底座组件之间。
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气口与第一进气通道之间连接有第四进气通道,所述第四进气通道设于底座组件外侧与所述下壳的一端的内壁之间。
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进气通道呈螺旋状。
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壳的一端与所述下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内支架的一端延伸至所述下壳内,所述内支架的另一端套设于部分所述烟托的外部,所述内壳的一端设于所述下壳的另一端内,另一端套设于所述内支架的上端的外部。
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发热组件和散热管,所述发热组件设于所述烟托下方,所述发热组件的发热芯穿过所述烟托的出气口延伸至所述烟托内,所述散热管套设于所述内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烟托的部分外壁之间。
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四进气通道由所述下壳的部分内壁与所述底座组件外侧构成,所述第一进气通道由内支架的一端的外壁与所述下壳的部分内壁构成。
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进气通道由内壳的内壁与所述内支架的另一端的外壁构成,所述第三进气通道由所述内支架的另一端的内壁与所述烟托的部分外壁构成。
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内支架的另一端的外壁开设有螺旋通道并与所述内壳的内壁相互贴合。
为实现上述目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如上述的至少一组多维立体通道。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吉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吉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04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