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容量估算方法和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29683.6 | 申请日: | 2020-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82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倩;冯天宇;张梦菲;徐广东;吕明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88 | 分类号: | G01R31/388;G01R31/396 |
代理公司: | 北京景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2 | 代理人: | 贾玉姣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容量 估算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容量估算方法和装置及存储介质,电池容量估算方法包括:获取待测电池的第一放电曲线;分析所述第一放电曲线以确定电压平台拐点,获取所述电压平台拐点对应的拐点电压阈值和拐点电量;实时记录所述待测电池的第二放电曲线;根据所述第二放电曲线获得放电电压差分曲线;根据所述放电电压差分曲线确定放电截止条件;控制所述待测电池放电至所述放电截止条件,并获得放电容量;根据所述放电容量和所述拐点电量获得所述待测电池的总容量。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可以保证电池使用寿命,提高容量估算精度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容量估算方法,以及电池容量估算装置和非临时性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锂离子电池在电动车辆、储能电站等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然而电池在不断充放电循环使用中会逐渐老化,性能会逐渐衰减,具体表现为容量减少、内阻增大、功率降低等。电池的老化程度表示为SOH(State of Health,电池健康状态)。SOH可通过剩余容量、内阻、循环次数等多种方式来定义,其中最常用且最直观的方式是通过电池剩余容量进行定义,将电池老化后的容量与电池初始容量的百分比定义为SOH。目前,电池剩余容量主要是通过对电池进行满充、满放来计算充电或者放电阶段的总电量,或者在一定SOC(State of Charge,电池荷电状态)区间进行充放电,根据充电或放电电量以及相应的SOC区间来计算总的电池容量。
以上计算电池SOH的方法存在一些缺点,例如,通过电池满充、满放获取电池容量不仅花费更多的时间和设备资源,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安全相关问题,例如造成过充失火甚至爆炸等;再例如,在特定SOC区间进行充电或者放电,对SOC估算的精度要求较高,SOC估算不准容易对结果造成较大误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容量估算方法,该方法无需电池深度放电,保证了电池使用寿命,不涉及SOC相关变量,提高了估算精度和效率。
本发明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存储介质。
本发明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容量估算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池容量估算方法,包括:获取待测电池的第一放电曲线;分析所述第一放电曲线以确定电压平台拐点,获取所述电压平台拐点对应的拐点电压阈值和拐点电量;实时记录所述待测电池的第二放电曲线;根据所述第二放电曲线获得放电电压差分曲线;根据所述放电电压差分曲线确定放电截止条件;控制所述待测电池放电至所述放电截止条件,并获得放电容量;根据所述放电容量和所述拐点电量获得所述待测电池的总容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容量估算方法,通过对放电曲线分析,确定放电截止条件,控制放电截止条件,即可获得待测电池的容量,不需要对电池进行深度放电,保证电池使用寿命,仅需要放出少部分电量就可确定电池剩余容量,不仅能保证电池工作在安全的范围,还能在很大程度节约时间、电量成本,提高估算效率,以及,本方法仅需要检测放电起始点到放电截止条件例如高(或低)电压平台拐点段放出的电量,不涉及SOC相关变量,从而能够避免由于SOC计算不准引入的误差,提高估算准确性。
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所述的梯次电池容量估算方法。
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一种电池容量估算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处理的指令,该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处理时实现所述的电池容量估算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容量估算装置,通过处理器执行上面实施例的电池容量估算方法,可以保证电池使用寿命,提高容量估算精度和效率。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96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