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流变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24032.8 | 申请日: | 2020-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71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雒建斌;刘敏;马丽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1/00 | 分类号: | G01N11/00;G01N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赵永辉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变 性能 测试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电流变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电流变性能测试装置包括第一导电平板、第二导电平板以及加电部。使用电流变性能测试装置进行电流变性能测试时,第二导电平板旋转。由于第二导电平板与第一导电平板相对,加电部位于第二导电平板的背向第一导电平板的一侧,因此,当第一导电平板和加电部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接通后,第一导电平板与第二导电平板之间形成感应电场。由于加电部与第二导电平板不接触,从而电流变性能测试装置以非接触的加电方式使旋转的第二导电平板与固定不动的第一导电平板之间形成电场,避免了传统的接触式加电方法造成的接触点易磨损、供电不稳定、试验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流变性能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电流变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旋转轴是一种使用非常广泛的机械部件,而使高速运动旋转体带电是工业制造等领域的一个难题。流变仪是在科研领域有着重要应用的一种试验测试设备,其用于实现电流变性能测试的核心部分就是由转轴带动的可旋转平板(或称上极板)和相对固定平板(或称下极板)组成,一般使用金属线搭接转轴的方式实现上极板引电,在上、下极板间形成电场以测试上、下极板间样品的电流变特性。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测试时转轴速度一般较高,出现了严重的金属线与转轴接触表面磨损现象,并由此造成了供电不稳定和试验数据失真等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方法对测试样品进行电流变性能测试时,供电不稳定和试验数据失真的问题,提供一种供电稳定、试验数据准确的电流变性能测试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流变性能测试装置,包括:
第一导电平板;
与所述第一导电平板相对的第二导电平板,所述第二导电平板可转动;以及
加电部,位于所述第二导电平板的背向所述第一导电平板的一侧,所述加电部与所述第二导电平板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间隙内设置有电介质,其中,所述电介质与所述第二导电平板接触的部分为气体或液体。
上述的电流变性能测试装置进行电流变性能测试时,第二导电平板旋转。由于第二导电平板与第一导电平板相对,加电部位于第二导电平板的背向第一导电平板的一侧,因此,当第一导电平板和加电部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接通后,第一导电平板与第二导电平板之间形成感应电场。由于加电部与第二导电平板不接触,从而实现以非接触的加电方式使旋转的第二导电平板与固定不动的第一导电平板之间形成电场,避免了传统的接触式加电方法造成的接触点易磨损、供电不稳定、试验结果不准确的问题。该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结构简便,便于大规模推广,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同时该方法不需使用液汞等导电液,不需考虑密封、污染等问题,绿色环保。进一步地,由于电介质与第二导电平板接触的部分为气体或液体,从而第二导电平板旋转时不易磨损,进而有利于提高供电稳定性和试验数据准确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流变性能测试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支撑所述第一导电平板。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流变性能测试装置还包括用于带动所述第二导电平板转动的转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加电部设有通孔,所述转轴穿过所述通孔,且所述加电部与所述转轴不接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流变性能测试装置还包括驱动部,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驱动部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电平板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流变性能测试装置还包括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位于加电部背离所述第二导电平板的一侧,所述驱动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部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流变性能测试装置还包括第三支撑部,所述第三支撑部支撑所述加电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支撑部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加电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40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