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学镜片的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21602.8 | 申请日: | 2020-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0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辛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冠林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00 | 分类号: | B24B1/00;B24B13/00;B24B13/005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郭堃 |
地址: | 528441 广东省中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学镜片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学镜片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铣磨,将镜片毛坯料在切削机上进行切削加工,将镜片的两个曲面切出与目标球面R值较为接近的形状;S2:芯取,将镜片固定在夹持组件上,使镜片的两个曲面对应的圆心连线与机械夹具轴重合;S3:精磨,将镜片放置于镜片打磨装置上,对镜片的两个曲面进行精细打磨加工;消除前面工序留下的表面坑洞;S4:研磨,将镜片固定在研磨组件上,使用研磨皿分别对镜片的两个曲面进行研磨;有益效果是:经过上述步骤加工出来的镜片在折射的光线不易发生偏离,成像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镜片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学镜片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白色家电、智能显示器等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而手机摄像头、智能穿戴设备、白色家电、智能显示器等的开发均离不开高性能镜片的制作。依目前的工艺制作出来的镜片的精细度不是很高,制作出来的镜片折射出的光线容易发生偏离,成像效果很差;因此,发明一种新的镜片加工工艺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光学镜片的加工工艺,以解决现有的工艺加工出来的镜片的成像效果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光学镜片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铣磨,将镜片毛坯料在切削机上进行切削加工,将镜片的两个曲面切出与目标球面R值较为接近的形状;
S2:芯取,将镜片固定在夹持组件上,使镜片的两个曲面对应的圆心连线与机械夹具轴重合;
S3:精磨,将镜片放置于镜片打磨装置上,对镜片的两个曲面进行精细打磨加工;消除前面工序留下的表面坑洞;
S4:研磨,将镜片固定在研磨组件上,使用研磨皿分别对镜片的两个曲面进行研磨。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镜片打磨装置包括串棒,所述串棒连接上治具,所述上治具内卡入固定镜片的一端,所述镜片的另一端接触研磨皿,所述研磨皿的表面设置有多个研磨粒。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左夹具、右夹具、金刚石砂轮、几何轴,所述左夹具、右夹具分别连接固定几何轴,几何轴连接驱动装置,通过驱动装置带动左夹具、右夹具将镜片固定住,所述几何轴与镜片的光轴重合。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夹持组件为全自动立式芯取机或全自动卧式芯取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经过上述步骤加工出来的镜片在折射的光线不易发生偏离,成像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镜片打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几何轴;2、左夹具;3、右夹具;4、镜片;5、金刚石砂轮;6、串棒;7、上治具;8、研磨皿;9、研磨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根据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光学镜片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铣磨,将镜片4毛坯料在切削机上进行切削加工,将镜片4的两个曲面切出与目标球面R值较为接近的形状;目的是将镜片4的中心厚度要预留出来,另外,镜片4表面的较大坑洞也会切除,为后续工艺做准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冠林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冠林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16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游戏中的建造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