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储能电站效益风险评估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17821.9 | 申请日: | 2020-0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9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 发明(设计)人: | 郭小龙;孙谊媊;李思儒;刘勇;袁铁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大连理工大学;安徽正广电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G06Q30/02;G06Q50/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关玲 |
| 地址: | 830000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站 效益 风险 评估 方法 | ||
一种储能电站效益风险评估方法,首先根据储能电站减少新能源电场所需备用容量、减少弃风/弃光收益两部分模型,得到独立储能电站加入后的新能源单位电量购电成本。根据新能源单位电量购电成本,可得独立储能电站日前主能量市场收益,计及日前备用市场收益,建立独立储能电站效益的条件风险价值模型,以条件风险价值最小为目标建立储能电站效益评估模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储能电站效益风险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电网技术的发展,储能技术逐渐引入到发电侧,储能可以有效地实现需求侧管理,消除昼夜间峰谷差,平滑负荷,提高电力设备利用率,降低供电成本,还可以促进新能源的利用。独立储能电站引入电力系统后,电站内部会确定一套控制策略确保储能电站的利润收益,而这种控制策略为储能电站带来的效益风险如何评估,如何能使储能电站面对的效益风险最低,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目前的储能电站研究中,多数研究仅从减少新能源电场所需备用容量、储能系统低蓄高发套利等收益角度考虑储能电站的经营效益,不能够为独立储能电站在源-荷侧随机性较强的环境下的多能量市场的风险评估提供战略指导,并且鲜有计及储能电站对新能源电价影响的储能电站效益风险评估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考虑独立储能电站在新能源源端并网对新能源电价的影响,将储能电站与外界签订的业务分为日前主能量市场业务以及日前备用市场业务,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独立储能电站风险评估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首先根据储能电站减少新能源电场所需备用容量、减少弃风/弃光收益两部分模型,得到独立储能电站加入后的新能源单位电量购电成本。根据新能源单位电量购电成本,可得独立储能电站日前主能量市场收益,计及日前备用市场收益,建立独立储能电站效益的条件风险价值模型,以条件风险价值最小为目标建立储能电站效益评估模型。
具体如下:
1、从新能源电场减少所需备用容量收益、新能源电场减少弃风/弃光收益2个方面构建独立储能电站系统投运后的新能源单位电量购电成本模型。
(1)建立新能源电场减少的备用容量收益Er,t模型
式中:ec,t为第t时段内的备用容量价格,单位:万元/MW;χ为新能源电场预测技术的可信度;Pn,t为新能源电场在第t时段内的实际出力;Pmax为电池储能系统的额定功率。
(2)建立新能源电场减少弃风/弃光收益Eaba,t模型
Eaba,t=(δtPnew-Pn,t)·et (2)
式中,δt为新能源在t时段的等效利用效率;Pnew为新能源装机;Pn,t为新能源电场在第t时段内的实际出力。
故独立储能电站投运后,为新能源发电侧带来的经济效益Ee为:
其中,Er,t为t时刻储能电站减少新能源电场所需备用容量的收益,Eaba,t为t时刻储能电站低蓄高发套利的收益,N为储能系统年运行小时数。
故独立储能电站投运后,新能源单位电量购电成本et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大连理工大学;安徽正广电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大连理工大学;安徽正广电电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78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