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活性炭再生工艺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17577.6 | 申请日: | 2020-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51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奚长生;奚浩波;奚慧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韶关市宏泰化工与环境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J20/34 | 分类号: | B01J20/34;B01J20/20 |
代理公司: | 韶关市雷门专利事务所 44226 | 代理人: | 周胜明 |
地址: | 512000 广东省韶***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性炭 再生 工艺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活性炭再生工艺,其工艺步骤是:S1:放置废活性炭,保证废活性炭受热均匀;S2:微波或变频微波及外加热源对废活性炭加热,在振荡和热动能的相互作用下,有机物从活性炭脱附,形成VOCs热蒸汽;S3:VOCs热蒸汽通过气体驱动设备进行转移,进入热交换器;S4:热交换,热交换器将高温VOCs热蒸汽降至室温;S5:低温冷冻:制冷机将进入的VOCs热蒸汽冷却至0℃左右,常见有机物均被为冷凝成液体;S6:有极少量的VOCs蒸汽外泄,可以采用VOCs处理设备处理后达标排放。完成了废活性炭的再生,同时将回收的有机液体综合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性炭清污再生工艺,尤其涉及一种废活性炭再生工艺及设备。
背景技术
活性炭吸附净化技术是一种成熟的化工单元过程,具有吸附效率高、适用面广、维护方便、能同时处理多种混合废气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种有机污染物的治理,对于涂料、胶粘剂等化工行业产生的低浓度VOCs废气治理,是可靠、稳妥的首选方法。
然而,活性炭吸附法存在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在活性炭吸附达到饱和后,必须更换新的活性炭,废活性炭属于危险废物,必须由有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置,运行成本很高。有资质单位回收的废活性炭,主要采用焚烧法处理,焚烧产生的废气,经布袋除尘、喷淋净化或活性炭吸附法除去焚烧废气中的污染物,达标后排放。
目前,已有的再生设备是将废活性炭置于烘箱中,通入热空气,使被吸附的VOCs挥发出来,采用催化燃烧法,在300℃左右,将VOCs转化成水和二氧化碳,这种方法,需要特制的烘箱、特制的燃烧炉和专用的催化剂,催化剂价格极为昂贵,且易受含硫化合物产生的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影响中毒失效。申请号为200920011186.5的专利《高性能中频活性炭再生设备》,它用中频电源进行加热,电能消耗较大;申请号为201220519647.1的专利《内置预热层的炭再生处理装置》,它用燃油燃烧进行加热,存在着烟道气污染环境的问题;申请号为201520931753.1的专利《一种废活性炭的立式再生炉》,它将粉状废活性炭用糖蜜作粘结剂制成柱状颗粒后才能在立式活化管中自上往下移动,再生前需要经过成型制粒工序,显得麻烦;申请号为201610708657.2的专利《一种粉末活性炭再生炉》,它用燃气作加热能源,高含水量的废湿炭原料直接加入再生管中,被加热后水蒸汽与可燃挥发气体混在一起集中被抽出再生管,汇集通过喷淋塔净化后再用抽风机送回到再生炉两侧的烧嘴进行燃烧,损失了高温再生尾气的余热,且对再生管的加热也不够均匀,同时喷淋塔的负荷较大,投资高。
此外,还有一类粉状废活性炭的卧式连续再生设备,它由废炭烘干炉、再生炉和冷却出料管三部分构成,该发明所述的一种粉状废活性炭的卧式连续再生设备,其特征是废炭原料在干燥管中烘干后用螺旋输送到再生管被加热再生,挥发出的可燃气体从再生管中逸出燃烧,实现余热资源的综合利用。
现有的活性炭再生设备都是通过加热使VOCs挥发出来,然后再燃烧或催化燃烧,基本原理相同;但都存在相同的缺点:设备复杂、占地面积大、操作不容易,运行成本较高,且都没有考虑环保的要求,特别的是:使用活性炭吸附的场所均是严防火灾的场所。至今还没有一种设备简单、低温操作,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节能环保、运行成本低,适宜于中小企业购买和使用的活性炭再生设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活性炭再生工艺及设备,避免明火处理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的问题,用微波及外加热源加热的方式令废活性炭内的VOCs脱附,形成VOCs热蒸汽,再利用压力差除去活性炭中的VOCs,并且使之冷凝液化,使已纳污的活性炭净化再生,回收的VOCs可再次利用。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废活性炭再生工艺,其工艺步骤是:
S1:放置废活性炭,将吸附有VOCs的废活性炭置于密封的脱附箱中,可以以分层或其它方式进行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韶关市宏泰化工与环境工程研究所,未经韶关市宏泰化工与环境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75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β-内酰胺类化合物的应用
- 下一篇:U型热熔丝气动成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