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泡沫灭鼠代粮毒饵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17377.0 | 申请日: | 2020-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39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生;王天桃;褚宏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建儒有害生物防制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16 | 分类号: | A01N43/16;A01N25/16;A01P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1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泡沫 灭鼠 毒饵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泡沫灭鼠代粮毒饵的制造方法,准备原料,按配比一定剂量的松香、氢氧化钠、骨胶、三乙醇胺、黄豆淀粉及水。首先称取适量的水,加入氢氧化钠溶剂,加热步骤二中的溶液至85~95℃,加入松香,1~2min后加入适量的水,保持在温度55~65℃,加热步骤三中的溶液至85~95℃时,加入已经浸泡好的骨胶,并不断搅拌,最后加入三乙醇胺,搅拌均匀后即制得动植物蛋白发泡剂,本品按一定比例与水、0.5%溴敌隆鼠药,得到发泡混合物,加入发泡机桶内,再打入老鼠洞和老鼠活动场所,本产品1Kg可以产生500L泡沫灭鼠代粮毒饵,每年可节省数万吨粮食,运输成本低,对鸟、鸡、鸭、鹅等动物安全,生产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灭鼠毒饵制造方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泡沫灭鼠代粮毒饵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全世界老鼠大约有480种,老鼠名称为耗子、臭鼠、田鼠、家鼠、米耗子、坎精和老虫等。活动场所:农田、森林、草原、下水道、厕所、厨房、垃圾场、草丛和屋檐等处。爱吃食物:谷类、水稻、薯类、花生和瓜子等。寿命1~3年。繁殖速度40天可受孕。对人内影响:传播疾病等。历史:大约4700万年。天敌:猫、蛇、鹰、鼠和人等。
现在采用的溴敌隆和溴鼠灵是一种适口性极佳的第二代抗凝血性杀鼠剂,与粮食制造成毒饵,有的并加入苦味剂以防误食,一次投饵就能有效控制大小老鼠,而老鼠吃此药后体内出血死亡。使用范围:家庭、机关、餐饮业、仓库、地下管道、垃圾场、畜禽厂、饲料厂、食品加工厂、机场、火车、商店等。使用说明:把毒饵放在老鼠经常出没的地方,3到5天间歇期后,再补充饵料达到至死量,灭鼠最佳。
其他灭鼠方法如下:1、粘胶灭鼠:市面有售一种无毒高分子材料研制的灭鼠粘胶,其粘胶能力很强,实验证明在一尺见方的纸上涂上这种粘鼠胶,灭鼠效率为鼠夹捕杀的四倍。在5~40℃的条件下有效期超过三个月。2、油瓶诱鼠:在空酒瓶内滴入几滴香油,将瓶子放在老鼠洞口,瓶口正对洞口,老鼠闻到香油味就会挤进瓶内,因不能再钻出来,这样就可捕到老鼠。3、超声波灭鼠:超声波灭鼠器能发出一种超声波,使老鼠的大脑和视神经受到冲击,引起紊乱,直到死亡。4、如果老鼠不是太多,可以采用粘鼠板、鼠笼及鼠夹等方法。5、柴油灭鼠:将柴油与黄油、机油拌匀,涂抹在老鼠洞周围,老鼠进出时就会蹭一身油污,粘一身灰土,感觉不适便用舌去舐,柴油随消化液进入肠胃,使消化机能失常致死。
传统毒饵采用大量粮食与鼠药混合制造灭鼠,首先对粮食的消耗量巨大,而且大大提高运输成本,其次,传统毒饵对鸟、鸡、鸭、鹅等家禽也会造成危险,因此,亟待一种改进的技术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泡沫灭鼠代粮毒饵的制造方法,代替由传统用粮食与鼠药混合制造毒饵灭鼠,每年节省了数万吨粮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泡沫灭鼠代粮毒饵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原料,按配比准备一定剂量的松香、氢氧化钠 、骨胶、三乙醇胺、黄豆淀粉及水;
步骤二:称取适量的水,并向其中加入氢氧化钠;
步骤三:加热步骤二中的溶液至85~95℃,加入松香,1~2min后加入适量的水,保持在温度55~65℃;
步骤四:加热步骤三中的溶液至85~95℃时,加入已经浸泡好的骨胶,并不断搅拌;
步骤五:最后加入三乙醇胺,搅拌均匀后即制得动植物蛋白发泡剂;
步骤六:在动植物蛋白发泡剂中添加一定比例的食品添加剂、水、0.5%溴敌隆鼠药,得到发泡混合物;
步骤七:将发泡混合物加入发泡机内造成泡沫灭鼠代粮毒饵,打入老鼠洞和老鼠活动场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建儒有害生物防制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建儒有害生物防制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73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异形高粘聚合物熔体连续生产装置
- 下一篇:β-内酰胺类化合物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