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声乐演唱肺活量练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16461.0 | 申请日: | 2020-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983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陈艳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淮学院 |
主分类号: | A63B23/18 | 分类号: | A63B23/18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姬莉 |
地址: | 46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声乐 演唱 肺活量 练习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声乐演唱肺活量练习装置,其充气带通过魔术贴的粘贴实现练习中包裹于练习人员的胸腹部上,充气带通过充气管与充气泵相连通,充气带内设有压力传感器,充气带上设有受控气阀,充气泵、压力传感器分别与微处理器信号连接,微处理器还与肺活量测量计、受控气阀信号连接;肺活量测量计连接于吹气喇叭口和肺活量测量计主体之间的通气管,通气管上还设有用于测量肺活量练习人员吹气速度的流速计;微处理器还分别与报警提示模块以及显示屏信号连接。本发明能够在练习者进行肺活量呼气和吸气练习中始终对练习者胸腹部提供设定的压力,从而锻炼其肺部的舒张力量,使其肺部形成稳定有力的呼、吸气能力,在歌唱中发出稳定声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肺活量练习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声乐演唱肺活量练习装置。
背景技术
声乐演唱中,往往不但需要有足够的肺活量,还需要演唱者出气和呼气时做到平稳、气量均匀,这样才能提供稳定的发音,歌唱出美妙的音乐。现有的关于声乐演唱的肺活量练习装置仅仅只是简单的对肺活量进行练习,并没有在练习中进行平稳的呼气和吸气的练习功能,尤其是在吸气和呼气的结束阶段,无法对练习者提供均匀的呼气、吸气训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声乐演唱肺活量练习装置,能够通过充气带在练习者进行肺活量呼气和吸气练习中始终对练习者胸腹部提供设定的压力,从而通过在练习者练习中对其肺部提供的压力,来锻炼其肺部的舒张力量,从而能够锻炼其肺部形成稳定有力的呼、吸气能力,最终使其在歌唱中发出稳定声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声乐演唱肺活量练习装置,包括充气带,所述充气带通过设于其上的魔术贴的粘贴实现练习中包裹于肺活量练习人员的胸腹部,所述充气带通过充气管与充气泵相连通,充气带内设有用于测量其内部气压的压力传感器,充气带上设有受控气阀,所述充气泵、压力传感器分别与微处理器信号连接,所述微处理器还与肺活量测量计、受控气阀信号连接;所述肺活量测量计包括通气管,所述通气管连接于吹气喇叭口和肺活量测量计主体之间,通气管上还设有用于测量肺活量练习人员吹气速度的流速计;所述流速计与微处理器信号连接,微处理器还分别与报警提示模块以及用于显示练习中的各测量参数的显示屏信号连接;所述微处理器、充气泵以及肺活量测量计均与电源模块电连接;所述肺活量测量计用于检测肺活量练习人员通过吹气喇叭口吹气时的肺活量,所述流速计用于检测在吹气过程中的气流流速,并将该气流流速发送给所述微处理器,当该气流流速小于设定流速时,所述微处理器控制所述报警提示模块进行报警提示;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在吹气的过程中检测所述充气带内部的气压,并将所检测到的气压值实时发送给所述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实时将该气压值与气压设定值进行比对,当该气压值高于气压设定值时,所述微处理器控制所述充气泵停止充气,并控制所述受控气阀进行放气,直至所述微处理器接收到的所述气压值低于所述气压设定值时,所述微处理器控制所述受控气阀关闭,并再次控制所述充气泵进行充气,从而使得所述充气带内部的气压值始终保持为气压设定值。
上述充气泵、肺活量测量计、显示屏、微处理器、报警提示模块以及电源模块均设于手持端上,所述手持端上还设有心率测量模块和血压测量模块;所述心率测量模块用于在练习中实时测量肺活量练习人员心率,当出现心率异常时通过所述报警提示模块进行报警提示;所述血压测量模块用于在练习中实时测量肺活量练习人员血压,当出现血压异常时通过所述报警提示模块进行报警提示。
上述心率测量模块为指夹式心率测量传感器,具体使用方法是把练习人员的食指放入指夹中,通过光电心率脉搏测量心率脉搏;所述血压测量模块是型号为HKB-08B的血压测量模块,是通过USB接口连接的臂式血压测量模块。
上述充气带上还设有手动放气阀,所述手动放气阀用于在出现异常情况时通过手动的方式对充气带进行放气。
上述手持端上还设有与所述微处理器信号连接的设置模块,所述设置模块用于设置参数;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练习中的各测量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淮学院,未经黄淮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64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离子注入机台的监控方法
- 下一篇:扫地机沿墙行走控制系统、方法及扫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