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损伤金属构件修复时表面层特征参数梯度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12403.0 | 申请日: | 2020-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53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程思竹;程秀全;陈西宏;刘晨;高春瑾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21D10/00 | 分类号: | C21D10/00;B22F3/105;B33Y40/10;B33Y10/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黄国亮 |
地址: | 510403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损伤 金属构件 修复 表面 特征 参数 梯度 控制 方法 | ||
1.一种损伤金属构件修复时表面层特征参数梯度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损伤金属构件的损伤部位附近的材料切除,形成待补料的缺口;
S2,对缺口的表面进行表面强化处理,表面强化处理采用的方法为冲击强化,冲击方向与表面的角度定义为δ,δ=90°±5°,从而在缺口表面层形成两方面的参数梯度特征,一是残余应力由表及里先是较大压应力逐渐变成较小拉应力再回归到零,二是表面层局部微观晶粒由表及里先是较小尺寸逐渐还原为较大尺寸;
S3,对经过强化的表面进行清理;
S4,先采用3D打印方法对经过清理的缺口进行材料填充,直至超出损伤金属构件的初始外形轮廓,由于在3D打印时存在一定的热影响区,单独进行3D打印的时候将在缺口表面产生两方面的参数梯度特征,一是残余应力由表及里先是较大的拉应力逐渐变成较小的压应力再回归到零,二是表面层局部微观晶粒由表及里先是较大尺寸逐渐还原为较小尺寸;表面强化处理和采用3D打印方法对缺口进行材料填充两道工序的结果叠加便可以在缺口表面层得到较为均匀的残余应力及晶粒度分布;后按照损伤金属构件的初始外形,采用切削方法对填充的材料进行表面精加工,从而达到损伤金属构件的外形轮廓精度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损伤金属构件修复时表面层特征参数梯度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表面强化处理采用的方法为脉冲激光冲击工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损伤金属构件修复时表面层特征参数梯度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表面强化处理采用的方法为喷丸工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损伤金属构件修复时表面层特征参数梯度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填充的打印材料采用与损伤金属构件相同的材料粉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240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蓄能交换式主动冷却系统
- 下一篇:摄像头保护膜及摄像头模组套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