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硫脱硝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10612.1 | 申请日: | 2020-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8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邹洋;刘建海;李延兵;惠晓涛;孙厚彬;张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国华电力分公司;陕西国华锦界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5 | 分类号: | B01D53/75;B01D53/79;B01D53/48;B01D53/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施敬勃 |
地址: | 10002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硫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脱硫脱硝装置,包括第一过烟通道和第二过烟通道,第一过烟通道内设置有第一处理设备,第二过烟通道内设置有第二处理设备,第一处理设备将第一过烟通道分隔为第一进烟腔和第一出烟腔,第一进烟腔开设有烟气入口,第一过烟通道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废液容纳空间,第二处理设备将第二过烟通道分隔为第二进烟腔和第二出烟腔,第二过烟通道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废液容纳空间,第二出烟腔开设有烟气出口,第一出烟腔与第二进烟腔连通,第一处理设备和第二处理设备中,一者为脱硫液体喷洒装置,另一者为脱硝液体喷洒装置。本方案能解决传统的脱硫脱硝装置中所产生的脱硫废液与脱硝废液较难分离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气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脱硫脱硝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锅炉所产生的烟气需要依次采用SCR(Selective CatalyticReduction,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脱硝、电除尘以及湿法脱硫的技术路线,从而达到净化烟气的作用。但是,该工艺存在整体流程长、设备投资高、占地面积广的缺点。
为了缩短烟气净化流程、降低电厂环保设备投资,针对燃煤烟气开发相应的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现有的脱硫脱硝技术,虽然可实现烟气的脱硫脱硝处理,但后续废液的分离工艺复杂,且烟气中含有的粉尘会对溶剂造成污染,进一步增加废液的处理难度,导致废液处理和副产品分离成本高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一种脱硫脱硝装置,以解决传统的脱硫脱硝装置中所产生的脱硫废液与脱硝废液较难分离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脱硫脱硝装置,包括第一过烟通道和第二过烟通道,所述第一过烟通道内设置有第一处理设备,所述第二过烟通道内设置有第二处理设备,所述第一处理设备将所述第一过烟通道分隔为第一进烟腔和第一出烟腔,所述第一进烟腔开设有烟气入口,所述第一过烟通道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废液容纳空间,所述第二处理设备将所述第二过烟通道分隔为第二进烟腔和第二出烟腔,所述第二过烟通道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废液容纳空间,所述第二出烟腔开设有烟气出口,所述第一出烟腔与所述第二进烟腔连通,所述第一处理设备和所述第二处理设备中,一者为脱硫液体喷洒装置,另一者为脱硝液体喷洒装置。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脱硫脱硝装置中,烟气经过脱硫脱硝装置的过程中,烟气通过第一过烟通道和第二过烟通道,进而由第一处理设备和第二处理设备依次对烟气进行脱硫或脱硝处理,从而使得脱硫或脱硝后所产生的废液容易分离,同时,本发明公开的脱硫脱硝装置还具有第一废液容纳空间和第二废液容纳空间,进而使得脱硫或脱硝后所产生的废液便于回收处理。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脱硫脱硝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脱硫脱硝装置在另一种视角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第一过烟通道、110-第一处理设备、120-第一进烟腔、121-烟气入口、122-第一废液容纳空间、130-第一出烟腔、140-第一除尘除雾装置;
200-第二过烟通道、210-第二处理设备、220-第二进烟腔、221-烟气出口、222-第二废液容纳空间、230-第二出烟腔、240-第二除尘除雾装置;
300-过渡通道;
400-壳体;
500-第一隔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国华电力分公司;陕西国华锦界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国华电力分公司;陕西国华锦界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06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