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电联供系统稳态等效电路建立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08007.0 | 申请日: | 2020-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96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承慧;陈晶;孙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367 | 分类号: | G06F30/367;G06F119/08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李圣梅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电 系统 稳态 等效电路 建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电联供系统稳态等效电路建立方法及系统,对同为电源和热源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进行等效处理:基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发出为直流电,等效为发出恒定电流的直流电流源;通过冷却系统带走的热能,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所发电能正相关,所以其热流用受控电压源等效,其中受控电压源的值表示热流的初始温度;利用数据拟合的方法,建立直流电流源的恒定电流与受控电压源的值的关系式,能完整映射实际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布式供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电联供系统稳态等效电路建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能源和环境危机促使传统能源结构转变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其中,综合能源系统基于能源分级利用原理,进行热能和电能的多梯度利用,在满足用户冷热电的需求状况下,极大地提高了能源利用率,成为未来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能源系统包含电能和热能异质能源系统,电、热的不同物理属性和研究方法等,给综合能源系统的分析、设计与优化带来挑战。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传统的电热分析方法,例如互为边界、叠加分析等,只是基于能量守恒定律对能量数量进行分析,未涉及能量间的耦合性、非线性等特性。所以,利用热传导和电传导过程中的欧姆定律,傅里叶导热定律等的相似性,进行热电比拟,通过同质化研究建立综合能源系统的统一模型,成为当前综合能源系统的研究热点。但是,现有热电同质化方法,大多停留在能量流层面,建立综合能源系统单向能量流统一模型,无法表示完整热流回路以及完整电流回路,总之,现有模型非完全热电比拟,建立的单向能量流模型,未能完整映射实际热电联供系统的电能及热能的关系。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电联供系统稳态等效电路建立方法,所建立的等效电路能完整映射实际系统。
一方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热电联供系统稳态等效电路建立方法,包括:
对同为电源和热源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进行等效处理:
基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发出为直流电,等效为发出恒定电流的直流电流源;
通过冷却系统带走的热能,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所发电能正相关,所以其热流用受控电压源等效,其中受控电压源的值表示热流的初始温度;
利用数据拟合的方法,建立直流电流源的恒定电流与受控电压源的值的关系式。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建模时,将以受控源的形式耦合起来的电能和热能,分别用第一回路和第二回路表示。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一回路由电流源及第一电阻串联构成,电流源发出的电流表示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发出的电流,第一电阻表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供给的电负荷。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二回路由电压源、第二电阻、第三电阻串联构成,以电流控制电压源的电压V比拟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的冷却水初始温度;
第二回路的电路比拟热容流,即流体比热容和流率的乘积;
第二电阻,比拟用户通过换热器利用的热能;
以第三电阻,比拟从换热器二次侧出口流出系统的热能。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二电阻通过数据拟合,建立电压源的电压V与第二电阻之间的数量关系。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基于电压源的电压V与第二电阻之间的数量关系,建立第二电阻与第三电阻的数量关系。
另一方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80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