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结合光伏和波浪能的发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07010.0 | 申请日: | 2020-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934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黄雨薇;陆宇烨;黄金纬;普月;姚文亮;吴淳;杨晓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S10/10 | 分类号: | H02S10/10;F03B13/1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成立珍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合 波浪 发电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合光伏和波浪能的发电装置,包括若干个发电单元,每个发电单元包括一个漂浮在水面上的支撑板,支撑板的上底面上有棱台结构的太阳能板,支撑板的四个边角处各铰链接两个半球漂舱;半球漂舱的外部连接有两个铰链接机构,其中一个铰链接机构与支撑板上的铰链接机构连接,另一个铰链接机构与相邻发电单元的半球漂舱铰接相连。本发明两种发电机制并行,且能量转换机构较简单,将波浪能和太阳能可以同时有效的利用起来,减少了能量的损失,大大了提高装置的转换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电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合光伏和波浪能的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能源面临着日益枯竭、环境保护、安全供应等问题,可再生能源可成为重要的替代能源。电能作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电能的生产方式已经逐步与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息息相关,像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这些发电方式已经逐步成熟,而我国海洋资源丰富,但波浪能发电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如果用现有技术带动不成熟技术的发展将会推动整个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发展。且光伏发电与波浪能发电都具有不确定性,如果能把这两种发电机制结合起来,二者互补,将大大提高发电效率。
就最近几年的新能源发展前景来说,多能互补是一种新的发展潮流,储能技术也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本发明具有大力推广的潜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将光伏和波浪能结合共同转换为电能的装置,实现多能互补的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结合光伏和波浪能的发电装置,包括若干个发电单元,每个发电单元包括一个方形的支撑板,支撑板漂浮在水面上,支撑板的上底面上设置有棱台结构的太阳能板,支撑板的四个边角处各连接有两个铰链接机构,每个边角处的铰链接机构相互垂直,且分别位于支撑板长度和宽度的延长方向上,每个铰链接机构上铰连接有一个半球漂舱;支撑板的上底面上还固连有四个固定杆,固定杆垂直于支撑板,且分别设置在支撑板的四个边角处,固定杆的顶端均连接有两个铰链接机构,每个固定杆顶端的两个铰链接机构相互垂直,每个半球漂舱上连接有一个导杆,导杆垂直半球漂舱的顶端设置,导杆的顶端连接有一个铰链接机构,导杆的底端伸入半球漂舱内部,每个半球漂舱上固定杆的铰链接机构与支撑板上固定杆的铰链接机构铰接在一起;半球漂舱的外部连接有两个铰链接机构,其中一个铰链接机构与支撑板上的铰链接机构连接,另一个铰链接机构与相邻发电单元的半球漂舱铰接相连。
导杆和铰链接使得本装置可以实现多单元连接联合发电,以基本单元为基础不断向外扩张构成一个大面积的波浪能-太阳能发电装置,与单一单元发电相比具有效率高稳定性强等特点。支撑板的主要作用是固定太阳能电池板,防止太阳能电池板被侵蚀的作用。导杆的主要作用是将半球漂舱和铰链接机构相连,上下运动,启发机械能。
优选地,半球漂舱内部设置有液压装置,液压装置竖向设置,液压装置的进油口与油泵连通,导杆下端与液压装置相连,液压装置的喷油口上连接有罩壳,罩壳内设置有飞轮,波浪能带动漂舱上下运动时,导杆带动液压装置将液压油通过喷油口喷出,并冲击飞轮旋转,飞轮与直流发电机的转子绕组连接。
进一步地,导杆下端与液压装置的第一活塞连接,油泵将常压油通过进油口泵入液压装置内的液压腔内,液压腔的顶端连接第一活塞,底端连接第二活塞,第二活塞上连接有弹簧,当波浪能带动漂舱向下运动时,导杆带动第一活塞在液压腔内向下移动,下移过程中第一活塞会堵住进油口,并压缩液压腔内的液压油,压缩过程中,弹簧受压,被压缩的液压油通过液压装置的喷油口喷出;当波浪能带动漂舱向上运动时,导杆带动第一活塞在液压腔内向上移动,上移过程中第二活塞在弹簧恢复力作用下,堵住喷油口,第一活塞打开进油口,常压油从进油口进入液压腔,当波浪能带动漂舱再一次向下运动时,进行下一次的加压和喷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70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