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阴极析氢强化电解加工微间隙内传质效率的方法及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06708.0 | 申请日: | 2020-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66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贺海东;王春举;孙立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H3/00 | 分类号: | B23H3/00;B23H3/02;B23H1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谨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95 | 代理人: | 叶栋 |
地址: | 21510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阴极 强化 电解 加工 间隙 传质 效率 方法 控制系统 | ||
1.一种基于阴极析氢强化电解加工微间隙内传质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用以对设置在电解液中的工件交替切换地实行第一加工段和第二加工段,其中,所述第一加工段为电解所述工件,所述第二加工段为将所述工件作为阴极并实施阴极析氢,所述方法包括:提供插入至电解液中的微细电极和辅助电极;所述第一加工段具体为:将所述微细电极作为阴极,所述工件作为阳极,供电以使所述微细电极和所述工件之间形成回路;所述第二加工段具体为:将所述工件作为阴极,所述辅助电极作为阳极,供电以使所述工件和所述辅助电极之间形成回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阴极析氢强化电解加工微间隙内传质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工段还包括,将所述微细电极作为阴极,供电以使所述微细电极和所述辅助电极之间形成回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阴极析氢强化电解加工微间隙内传质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加工段中,采用超短脉冲电压;在所述第二加工段中,采用直流或高频窄脉冲电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阴极析氢强化电解加工微间隙内传质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短脉冲电压为5.0V,脉冲频率为1MHz,脉冲宽度为80ns;所述高频窄脉冲电压为2.0V,脉冲频率为50KHz,占空比为5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阴极析氢强化电解加工微间隙内传质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细电极为直径为50μm的钨棒,所述辅助电极为304不锈钢片且尺寸为30mm×30mm×1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阴极析氢强化电解加工微间隙内传质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细电极的下端面与所述工件的上表面之间的间隙设置为5μm作为初始加工间隙,在所述第一加工段,所述微细电极以恒定的速度v=1.0μm向所述工件进给,在所述第二加工段,所述微细电极相对所述工件保持不动。
7.一种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阴极析氢强化电解加工微间隙内传质效率的方法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以对设置在电解液中的工件进行加工,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用以插入在电解液中的微细电极和辅助电极以及分别与所述微细电极、所述辅助电极和所述工件电连接的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与所述微细电极、所述工件构成第一回路,所述供电装置与所述辅助电极、所述工件构成第二回路,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控制切换所述第一回路、所述第二回路中其中一个导通的切换开关,所述第一回路中,所述微细电极为阴极,所述工件为阳极;所述第二回路中,所述工件为阴极,所述辅助电极为阳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回路中还包括与所述工件并联并同时为阴极的所述微细电极。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开关为继电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670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