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端子盖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06494.7 | 申请日: | 2020-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139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9 |
发明(设计)人: | 久田基秀;安藤慎二;岩井俊兴;杉山真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H01R4/70 | 分类号: | H01R4/70;H01H1/58;H01H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吴春沧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端子 | ||
端子盖包括盖体和盖部。盖部能绕铰链旋转以打开或关闭盖体。关闭的盖部和盖体的组件具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作为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中的至少一个的肩部侧壁具有肩部。肩部侧壁配备有第一扣合部和第二扣合部。第一个扣合部的位置比肩部更靠近铰链,而第二个扣合部的位置比肩部更远离铰链。如果第二扣合部被不期望地解锁,则肩部用于阻止肩部侧壁的一部分将所产生的挠曲传递到第一扣合部,从而消除了由于第二扣合部的不期望的解锁而导致第一扣合部被意外松开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一种端子盖。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第4818034号公开了一种树脂制的端子盖,上述端子盖形成为电绝缘并机械地保护金属制的端子,该端子连接有电线的一端,并且该端子使用螺栓和螺母接合到对象。
上述公布中教示的端子盖配备有盖部和主体。盖部在其侧壁上形成有框架形的钩部,当盖部关闭时,框架形的钩部牢固地接合在主体上的突出部上。盖部具有配置在其内顶壁上的一对压接板簧。压接板簧按压并保持端子。
端子盖的钩部和突出部设计成利用盖部的弹性来实现卡扣接合。在下面的讨论中,框架形的钩部也将被称为接合凹部。突出部也将被称为接合凸部。接合凹部中的一个和凸部中的相应一个的组合也被称为扣合部组件。在上述公布中公开的端子盖具有在其侧壁上共面的两个扣合部组件。扣合部组件被紧固以形成端子盖的主体与盖部的牢固接合。
近年来,由于车辆的电气化或结构复杂,用于安装在例如车辆中的电气装置的电线的端子盖受到严格的安装要求,并且被要求减小尺寸。在上述公布中减小端子盖的尺寸要求两个扣合部组件彼此靠近布置。然而,如果其中一个扣合部组件由于在其上施加的外部压力而破裂,则可能导致端子盖侧壁的挠曲传递到另一个扣合部组件,从而导致使另一个扣合部组件意外松开的风险,以及在紧固扣合部组件以将盖部和盖机械地接合在一起时的可靠性不足。
发明内容
因此,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端子盖,该端子盖被设计成提高紧固扣合部组件的稳定性。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端子盖,该端子盖由树脂制成并且被设计成电绝缘且机械地保护使用螺栓和螺母接合到对象的金属制的端子。端子包括带有螺栓孔的螺栓座、与电线的一端连接的电线连接件以及位于螺栓座与电线连接件之间的主体。端子盖包括盖体、铰链和盖部。盖体包括弯曲部和基部。弯曲部呈半圆形,并具有形成为与端子的螺栓座对应的开孔。基部布置成与弯曲部相邻并且定位成与端子的主体对应。基部包括底板。铰链位于基部的与盖体的弯曲部相反的一侧,并且还具有旋转轴,该旋转轴垂直于基准平面延伸,该基准平面限定为穿过弯曲部的开孔的中心并且在盖体的基部和弯曲部之间延伸。盖部能绕铰链的旋转轴旋转以打开或关闭盖体。
盖体和盖部限定了位于基准平面的相反侧上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多个扣合部,每个扣合部包括:形成在盖体和盖部中的一个上的卡入式凹部、以及形成在盖体和盖部中的另一个上的突出部。当盖部关闭时,突出部被卡扣在卡入式凹部中,以实现盖部和盖体的接合。
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中的至少一个被设计为肩部侧壁,该肩部侧壁具有在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中的一个与基准平面之间产生距离的阶梯式变化的肩部。
扣合部至少包括彼此相邻布置的第一扣合部和第二扣合部。第一扣合部被布置成更靠近铰链,而第二扣合部被布置成更远离铰链。
如果第二扣合部被不期望地解锁,则肩部用于阻止肩部侧壁的一部分所产生的变形或挠曲传递至第一扣合部,从而消除了由于第二扣合部的不期望的解锁而导致第一扣合部被意外松开的风险,从而提高了盖部与盖体之间的接合的可靠性。肩部侧壁优选地配备有第一扣合部和第二扣合部这两个扣合部,而另一侧壁优选地配备有远离铰链的单个扣合部。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给出的详细描述和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附图将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是,详细描述和附图不应当被认为是将本发明限定于具体的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用于说明和理解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64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