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带基准位置的确定方法及其确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03781.2 | 申请日: | 2020-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63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俞雨金;王庆忠;薛祖晓;陈洪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韵升弹性元件有限公司;韵升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00 | 分类号: | G01B11/00;G01J3/50 |
代理公司: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07 | 代理人: | 徐良江 |
地址: | 315031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准 位置 确定 方法 及其 装置 | ||
一种钢带基准位置的确定方法,其包括:1)将钢带的一段加热到变色温度,钢带加热后在钢带表面形成加热段与非加热段的颜色差;2)采用颜色传感器来识别钢带表面加热后形成的不同颜色,确定钢带变色位置,3)以此变色位置作为钢带长度计量基准点。本发明还相应地提供了利用上述方法的钢带基准位置的确定装置。本发明利用钢带在加热时形成的加热段与非加热段在颜色上的差异,采用颜色传感器来识别钢带加热段与非加热段间的颜色差,从而确定变色的位置,而以该位置为计量的基准点,因此,可以达到无损、正确、简易地定位。特别是可以由颜色传感器的传感信号通过控制器方便地、自动地进行钢带计量初始位置的确定和长度的确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带基准位置的确定方法及其相应装置。
背景技术
钢带可以制作不同类型的产品,如何制作设定长度的钢带是其基本要求,因此,确定钢带的基准位置是钢带长度准确计量的基础,十分重要,特别是进行自动化生产时需要长度计量的成败关键所在。现有的钢带定位是给钢带额外增加一个可识别的工艺孔,通过红外检测孔位来对钢带进行精确定位,但这会增加设备的复杂性和成本,也会对产品造成伤害。
现有的发条自动加工设备大多是在线退火,然后再做切断、打钩、卷曲等等工序,整只发条制造过程周期较长,尤其是退火时间将近占用一半的发条加工周期,生产效率很低,难以发挥发条自动加工设备优势。因此,申请人开发了一种离线退火的发条加工设备,即将钢带的退火工序放在整个发条加工工序的最前端,先行单独进行定长退火处理,然后送料到储料槽中,而成型的送料机构同时从储料槽中取料,进行定长的卷曲成型并冲裁、切断,这样退火工序就可以与成型工序同时完成,不额外占用发条制造时间,大大提高了发条自动加工设备生产效率。
然而,由于退火的送料机构和成型的送料机构间存在钢带输送长度上的差异,会造成钢带退火时形成的退火位置和钢带成形时的冲裁位置之间不一致,故一般冲裁时需要对退火后的钢带的退火位置进行相应的补偿,但当这种位置的差异值不稳定时或多次循环运行产生累积误差时,就会给设备的运行带来问题,甚至不能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钢带基准位置的确定方法,其能简易、无损地对钢带进行定位。
本发明还相应地提供了利用上述方法的钢带基准位置的确定装置,其能简易、无损地对钢带进行定位。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钢带基准位置的确定方法,其包括:1)将钢带的一段加热到变色温度,钢带加热后在钢带表面形成加热段与非加热段的颜色差;2)采用颜色传感器来识别钢带表面加热后形成的不同颜色,确定钢带变色位置,3)以此变色位置作为钢带长度计量基准点。
更好地,所述钢带变色位置的确定由控制器来实现,具体为:将所述颜色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传输到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受信号并确定钢带变色位置,这样能够通过控制器对钢带长度进行自动控制。
更好地,所述颜色传感器为颜色光纤传感器,这样检测更精确、灵敏。
更好地,所述控制器为可编程控制器,通过可编程控制器可以进行编程,改变各项参数而对所需钢带长度进行自动控制。
更好地,所述钢带的加热温度为退火温度,这样能够将变色处理和退火处理结合起来,能够简化流程,节约成本。
根据上述方法,相应地,提供一种钢带基准位置的确定装置,其包括钢带、运输机构、颜色传感器、控制器,颜色传感器设置在钢带输送路径上并检测钢带的颜色,颜色传感器将信号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接受信号并确定钢带颜色变化位置,并以此位置作为钢带长度计量的基准点。
更好地,所述控制器为可编程控制器,通过可编程控制器可以进行编程,改变各项参数而对所需钢带长度进行自动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韵升弹性元件有限公司;韵升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韵升弹性元件有限公司;韵升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37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