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元负极材料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02338.3 | 申请日: | 2020-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62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童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23/02 | 分类号: | C22C23/02;C22F1/06;C22C1/03;H01M4/90;H01M12/06 |
代理公司: | 长沙大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48 | 代理人: | 陆僖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元 负极 材料 镁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种多元负极材料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多元负极材料镁合金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Al 4~8%,Pb 3~7%,Mn 0.2~0.4%,Zn 0.5~1.0%,In 0.6~1.0%,Ga 0.8~4.0%,Hg 0.7~1.7%,Ce 0.1~0.3%,余为Mg。所述制备方法为:(1)制备Mg‑Hg中间合金;(2)依次将Al、Pb、Mn、Zn、In、Ga、Mg‑Hg中间合金和Ce加入Mg熔体中,搅拌熔炼,保温静置;(3)半连续铸造,均匀化退火,热挤压开坯,热轧制,即成。本发明多元负极材料镁合金高活性、抗极化、电压平台高、激活时间短、放电时间长;本发明方法简单,成本低,适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多元负极材料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的镁合金阳极材料广泛使用作为牺牲阳极,或者使用于小电流密度放电的阳极材料。但是,现有的镁合金阳极材料使用过程中腐蚀不均匀、电压平台不稳定,电压下降速率较快,难以推广应用,且镁合金薄板加工技术难度大,加工工序较复杂。
CN110373562A公开了一种镁-空气电池用AP65镁合金阳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铈和钇改性的铸态AP65镁合金于400~420℃下进行保温处理后,淬火处理,然后处理为镁屑,高能球磨细化晶粒,得AP65镁合金纳米晶粉末,研磨;S2:将研磨后的AP65镁合金纳米晶粉末于真空环境,380~430℃下进行放电等离子烧结,即得所述镁-空气电池用AP65镁合金阳极材料;所述铈和钇改性的铸态AP65镁合金由如下质量分数的元素组成:Al 5.5~6.5%,Pb 4.5~5.5%,Ce 0.05~0.15%,Y 0.05~0.15%和Mg 87.70~89.90%。但是,仅公开了所述AP65镁合金阳极材料在小电流密度(≤20mA·cm-2)下的放电性能,未公开在大电流密度(≥100mA·cm-2)下的放电性能,且电流效率低。
CN110492094 A公开了一种常温塑性变形—快速固结镁合金阳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将铈和钇改性的铸态AP65镁合金处理为镁屑,高能球磨细化晶粒,得AP65镁合金纳米晶粉末,研磨;S102:将研磨后的AP65镁合金纳米晶粉末于真空环境,100~200℃下预处理后,于400~420℃下,进行放电等离子烧结,即得所述镁合金阳极材料;或者S201:将铈和钇改性的铸态AP65镁合金处理为镁屑,高能球磨细化晶粒,得AP65 镁合金纳米晶粉末,研磨;S202:将研磨后的AP65镁合金纳米晶粉末于真空环境,400~420℃下进行放电等离子 烧结,再于真空环境,100~200℃下热处理,即得所述镁合金阳极材料;所述铈和钇改性的铸态AP65镁合金由如下质量分数的元素组成:Al5.8~6.2%,Pb4.8~5.2%,Ce0.05~0.15%,Y0.05~0.15%和Mg87.70~89.90%。但是,仅公开了所述AP65镁合金阳极材料在小电流密度(≤20mA·cm-2)下的放电性能,未公开在大电流密度(≥100mA·cm-2)下的放电性能,且电流效率低。
CN107868921A公开了一种镁合金阳极轧制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镁、铝、铅、锌和锰放入石墨坩埚中,将真空熔炼炉内气压抽至0.2~2.4Pa后,再充入氩气,直到其气压达到0.03~0.06MPa,然后将充分搅拌的熔体浇铸于炉内的不锈钢坩埚中,得铸态锌和锰改性的AP65镁合金铸锭;S2.在氩气保护气氛下,将铸态锌和锰改性的AP65镁合金均匀化退火后水淬;S3.将均匀化退火的AP65镁合金预热,加热轧辊,在相邻两个轧制道次之间对AP65板材进行中间退火,进行多道次热轧,控制轧制变形量,得镁合金阳极轧制板材。但是,仅公开了所述AP65镁合金阳极材料在较大电流密度(180mA·cm-2)下的放电性能,未公开在大电流密度(300mA·cm-2)下的放电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23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钕铁硼表面渗透铽或镝的工艺方法
- 下一篇:光学封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