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抽屉式书籍推拉存取图书架装置及其取还书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02147.7 | 申请日: | 2020-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50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田文彤;卜金伟;杨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A47B31/00 | 分类号: | A47B31/00;A47B88/40;A47B88/919;B65G47/90;G07G1/00;G07G1/12;B61D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王昊 |
地址: | 21303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抽屉 书籍 推拉 存取 图书架 装置 及其 取还书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抽屉式书籍推拉存取图书架装置及其取还书方法,属于智能图书架领域。本发明的抽屉式书籍推拉存取图书架装置,包括书架装置、取还书装置和控制系统,书架装置采用抽拉式书盒存放书籍,利用取还书装置的电磁铁吸附推拉实现抽拉式书盒的伸缩运动,配合取还书装置的升降书籍托杆完成书籍在抽拉式书盒内的取放,书籍取还动作简单稳定,取还效率高,并且大大简化了书架装置的结构,提高了单位空间内的书籍存放率,并且有利于降低图书架装置的制作成本,满足了大量书籍的统一智能化管理需要;同时,利用控制系统协调控制取还书装置与书架装置运动,控制方法简单可行,取还书动作灵活稳定,可广泛用于图书馆等大量书籍的统一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书架及其控制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抽屉式书籍推拉存取图书架装置及其取还书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图书行业的快速发展,书籍、文献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为了便于书籍的查阅,现有书籍大多存放于书架上,因此书架也成为图书馆等地方的必须设备。传统书架的架体上通常设置有多个存放图书的空格,方便插放各类不同的书籍,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书架内的空间,书本一般都是采用立式并排的方式放置,为方便读者查阅,一般都是将相同种类的图书放置在一起,由于不同种类的图书都在同一排的位置,相邻的书本之间一般夹得较紧,没有可供拿取的空间,拿取很不方便,并且在书本拿出后,原有空间容易被其他书本占用,导致书本再次插入原位更为困难,这样就导致读者在归还书籍时会将书籍在容易放置的位置插入,使书本的位置容易发生变化,不便于大量书籍的统一管理和读者的查阅。
随着智慧图书馆的发展,将逐渐利用物联网技术代替读者进入图书馆内部林立的书架中寻找或归还书籍,利用智能取还书系统配合合理的机械结构即可自动完成书籍的存取工作。而书籍立式放置虽然方便读者在书架上查阅,但在智能取还书系统中,书籍从书架上取下后需要翻转90°将书籍放平,从而增加了书籍抓取机械手的设计难度,因此对于智能取还书系统,书籍卧式放置具有明显优势,一方面书籍放置更加稳定,另一方面书籍抓取更加方便高效。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910380024.7,申请公布日为2019年7月9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全自动一体化智能还书装置及其还书方法,该申请案涉及一种全自动一体化智能还书装置,包括循迹小车,循迹小车内设有单片机,循迹小车的驱动模块连接单片机的输出端,循迹小车顶部设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的一端连接有舵机,舵机连接水平的连杆,连杆的一端连接机械臂固定架,机械臂固定架的底部设伸缩杆,伸缩杆的一端连接有具有铁磁性的夹板,机械臂固定架上设有用于吸合夹板的电磁铁,夹板上设第一挡板,机械臂固定架上设第二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的一端设向下延伸的第二挡板,第二挡板处设扫码器和第一红外探头,机械臂固定架的底部设用于夹持书籍的夹紧板,扫码器和第一红外探头均连接单片机的输入端。该专利申请案提供了一种节省人力的全自动一体化智能还书装置及其还书方法,但其书籍存取动作依靠机械臂的两个夹板挡板夹持书籍,由于书籍上下端存在柔性等因素,书籍上下端夹取稳定性较差,并且书籍的存放仅能在上部依次放置,取书时也只能先取出上部书籍,这样就导致下部书籍难以一次性抓取,且无法将不同书籍放置在指定书架位置,实际使用局限性较大。
发明内容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图书架存在书籍取还操作复杂、取还书效率较低、图书架结构设计复杂等不足,提供一种抽屉式书籍推拉存取图书架装置及其取还书方法,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书架装置采用抽拉式书盒存放书籍,利用取还书装置的电磁铁吸附推拉实现抽拉式书盒的伸缩运动,配合取还书装置的升降书籍托杆完成书籍在抽拉式书盒内的取放,书籍取还动作简单稳定,取还效率高,并且大大简化了书架装置的结构,提高了单位空间内的书籍存放率,并且有利于降低图书架装置的制作成本,满足了大量书籍的统一智能化管理需要。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工学院,未经常州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21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鞋类制品的鞋底结构
- 下一篇:没食子酸衍生物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