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01019.0 | 申请日: | 2020-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3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王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云飞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A23K50/90;A23K50/00;A23K10/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静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废弃物 资源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把有机废弃物分拣出有机垃圾、有机垃圾废水和无机垃圾;(2)将分拣出的有机垃圾输送到自动破碎筛选机和搅拌机中,加入多种生物酶和多种饲料原料搅拌,(3)将混合物料通过输送带输送到高温生物处理系统,生成含水率为2%‑8%的昆虫饲料;(4)将得到的昆虫饲料用于昆虫饲养后得到昆虫蛋白;(5)将得到的昆虫蛋白经过处理得到粉状或昆虫自然形态的高效生物蛋白材料和昆虫源生物有机饲料;(6)将纤维分解酶系的工程菌剂、EM菌剂和粉碎的植物秸秆溶于分拣出的有机垃圾废水中,形成的产品用作牲畜代粮食饲料。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环保、回收利用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废弃物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废弃物包括城市餐厨废弃物、家庭厨余垃圾、粪便;农村养殖废弃物、病死家畜、秸秆、蔬菜水果肉食品加工余料、河泥、塘泥等,而餐厨垃圾尤为严重,是居民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形成的生活废物,极易腐烂变质,散发恶臭,传播细菌和病毒,加上中国餐桌浪费惊人,每天产生巨量的餐厨垃圾,这些餐厨垃圾可能含有多种病菌,未经处理直接饲养畜禽,会通过畜禽体内毒素、有害物质的积累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从而造成人畜之间的交叉传染,这种食物链形式隐藏着巨大的病原体转移与扩散的危险,已成为食品安全问题及社会问题。美国、加拿大、欧盟等许多国家已经制定了很多法律禁止用未经处理的餐厨垃圾直接喂猪,我国对此也予以了严格控制。餐厨垃圾虽然产量庞大,影响广泛,但分类、收集、运输、处理等环节缺乏政府的有效管理和监督,也缺少优良企业的积极参予,从而形成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效率低下且市场无序的现状。此外,在我国农村还存在着利用鸡粪、猪粪等养殖废弃物进行蝇蛆/蚯蚓等简单的手工作坊生产模式。在当今畜牧业集约化饲养的背景下,该种生产模式会因为生产工艺的粗犷,无法高效进行资源转化,浪费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资源,还会造成土壤、空气、地下水的二次污染,也会因为非科学的生产方式造成畜禽疫情扩散。为了使有机废弃物得到有效处理和利用,需要提供一种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方法。现有技术中的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方法在使用时,不仅环保效果差,会产生大量恶臭和污染物,对环境造成大量污染,而且不能使有机废弃物得到充分处理和利用,资源转化率低,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不便于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环保、回收利用率高的一种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回收的有机废弃物通过输送带送入异物分拣系统,把有机废弃物分拣出有机垃圾、有机垃圾废水和无机垃圾;
(2)将分拣出的有机垃圾输送到自动破碎筛选机进行破碎后筛选出异物,然后投放到搅拌机中进行搅拌处理,30min-60min后向搅拌机中加入多种生物酶继续搅拌,10min-20min后向搅拌机中加入玉米粉、高粱粉、面包渣、豆粕、麦麸、猪油、氨基酸等多种饲料原料继续搅拌,有机辅料含水率5%-20%,粒径3mm-5mm,有机质含量90%-94%,搅拌机搅拌速度7r/min-9r/min,混合物料含水率54%-60%;
(3)将混合物料通过输送带输送到高温生物处理系统,由热水储热设备输入65℃-75℃的温度,将有机高分子物质分解成低分子物质,生成含水率为2%-8%的昆虫饲料;
(4)将得到的昆虫饲料用于昆虫饲养,通过昆虫的生理机制的作用,经振动筛、滚筒筛或利用昆虫逆光习性进行虫渣分离,得到昆虫蛋白;
(5)将得到的昆虫蛋白经微波杀菌、紫外线杀菌、高温杀菌等多种杀菌工艺后,干燥或冷冻处理后,再经蒸煮、固液分离、干燥、制粉等工艺得到粉状或昆虫自然形态的高效生物蛋白材料和昆虫源生物有机饲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云飞,未经王云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010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鼓单元、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 下一篇:接枝改性黄原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