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1,1-二氯乙烯皂化废水处理的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99114.1 | 申请日: | 2020-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966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张之峰;楚庆岩;苏家奎;王守阳;杨鲁涛;刁统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兴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赵真真 |
地址: | 2554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氯乙烯 皂化 废水处理 工艺 | ||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1,1‑二氯乙烯皂化废水处理的工艺。本发明通过H2O2与1,1‑二氯乙烯皂化废水混合进行鼓泡处理,然后加入高分子絮凝剂进行物化絮凝沉淀,最后残液进入固定床过滤器,进一步去除残液的铁离子以及降低残液的COD值,达到电解制碱的要求,本发明还可以回收利用未反应的1,1,2‑三氯乙烷和未分离出的1,1‑二氯乙烯,实现工业废水高利用率、低成本处理,可为企业节约资源增加效益,同时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绿色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1,1-二氯乙烯皂化废水处理的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对化工业的需求在不断增大导致化工厂在逐年增多,进而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也相对严峻,尤其是化工厂污水、废气的排放,对河流、湖泊以及地表水等构成安全威胁,进而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新时期,为了保护环境,实现资源的回收与利用,迎合现代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进行化工废水处理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目前处理化工工业废水主要是用物理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和生物处理技术等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水资源紧缺和水环境污染已经成为本世纪全球性问题并且日趋严重。甚至有人认为:水的问题有可能超过能源问题而成为21世纪世界上最为重要的问题。因此,必须对水的问题予以高度重视,而正确掌握和合理利用现有水处理技术并研究新的水处理技术是解决水环境污染和合理利用水资源的重要途径。
目前,国内对化工废水处理的方法主要分三类:化学处理方法、物理处理方法和生物处理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常见的几种废水处理方法为:
氧化分解法:氧化分解法是通过往化工工业废水中加入强氧化剂,如通入臭氧、电化学氧化。其中电化学氧化法是有毒物质处理的一种有效方式,其原理是使化工工业废水流经电极,发生电化学反应或者转化,催化活性的电极反应形成羟基自由基。化工工业废水中含有的成分复杂,电催化废水分解法的处理效率非常的高,操作简便,但如果完全矿化污染物成本往往较高。
絮凝法:絮凝法是絮凝剂通过形成氢键或离子对吸附于质点表面,形成絮状沉淀而与水溶液分离,从而使污染物得以去除。通过向化工工业废水中加入一定剂量的絮凝剂,通过针对性的单一添加或组合添加达到水质净化的作用。
吸附法:吸附法是一种环保的物理吸附处理化工工业废水的工艺,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它利用其多孔结构,在污水流经时以范德华力或者化学键作用,吸附去除污染物。可用于去除化工工业废水的难降解有机物,对脱色除臭作用效果佳。
膜分离法:膜分离法是一种典型的物理处理污水的方法,利用孔径的差异,将污染物截留,从而根据分子量大小逐级实现污染物-水分离的方法。经膜处理的水质可达到循环再利用的标准,因而膜处理技术的效果是最佳的。膜处理技术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因为其截留作用,其微孔很容易被堵塞,或者被重金属离子毒害,造成膜寿命缩短,且目前工业膜的造价普遍较高,工业化利用率并不高。
在1,1-二氯乙烯(VDC)的生产过程中,每生产1吨VDC约有4吨皂化残液产生。残液中含有过量的碱(NaOH),未反应的1,1,2-三氯乙烷(TCE),未分离出的VDC,皂化反应的副产物NaCl,原料1,1,2-三氯乙烷带来的多氯烷烃以及卤代烷烃等有机物和无机物。其中NaCl的含量最大,质量分数约为15%。如果将残液直接排放,既增加原材料消耗、浪费资源,也污染环境。在有烧碱产品的VDC生产厂可将该淡盐水进入烧碱车间化盐工段回用。但是皂化残液中的有、无机杂质较多,不能直接使用;简单的分离后残液中的化学需氧量(COD)还很高,超过电解制碱允许的含量,必须经过处理后达到电解制碱的要求才能回用,否则会损害电槽隔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率、低成本的1,1-二氯乙烯皂化废水处理的工艺,在废水处理的过程中可以回收利用未反应的TCE和未分离出的VDC,最终得到能够达到电解制碱的要求的处理后的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兴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兴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91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产养殖用水循环系统
- 下一篇:空气净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