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法桐扦插育苗种条贮藏反向催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98854.3 | 申请日: | 2020-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961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运;崔长际;李针针;张瑷洁;梁红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法桐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2/10 | 分类号: | A01G2/10;A01G9/029 |
代理公司: | 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6 | 代理人: | 袁彤彤 |
地址: | 272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扦插 育苗 贮藏 反向 方法 | ||
本发明利用树木生长极性原理和有效积温原理公开了一种法桐扦插育苗种条贮藏反向催根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插穗采集:插穗应选用生长健壮,木质化程度高,无病虫害的1年生苗干,采集在树木落叶后至封冻前进行。(2)插穗剪截处理;插穗长15~18cm,每个插穗要有2‑3个芽;剪截时,上剪口平,下剪口为斜形。插穗按粗细进行分级,在放入清水中,浸泡24小时。(3)贮藏窖的开挖。贮藏窖选在地势高背风向阳处,宽100cm,深50‑60cm,长度视插穗的数量而定;(4)插穗的贮藏。贮藏时将处理好的插穗,芽向下反向倒置并排摆放在储藏窖内,每隔1米放一把草,插穗上部覆盖5cm厚湿河沙,其上复土,呈弓形,以利排水;本方法比一般采用的正向催根法扦插成活率提高10%左右,扦插期延长10‑15天,插穗发芽快出苗整齐,能够充分解决劳动用工集中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法桐扦插育苗种条贮藏反向催根方法。
背景技术
法桐是国内对悬铃木(Platanus acerifolia)的一种习惯称谓,它是悬铃木科悬铃木属中一球悬铃木(美桐)、二球悬铃木(英桐)、三球悬铃木(法桐)的总称,因其生长迅速、冠大荫浓,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抗城市污染及抗酸碱能力,且耐寒、耐涝、耐旱、耐修剪,享有“行道树之王”的美誉,具有很多树种所无法替代的优良特性,是城市园林绿化主要树种。
关于法桐的繁育方法主要是播种育苗和扦插育苗为主,随着近十多年法桐少球少毛或无球无毛新品种的出现,繁育方法逐渐过渡到以扦插繁育为主。
主要原因是:一是扦插苗比种子苗生长速度快,干形好,综合指标优于种子苗,深受园林绿化部门的欢迎;二是目前推广的法桐品种结种量少,采种困难;三是扦插育苗比播种育苗技术容易掌握,可形成基地化、规模化、专业化;四是扦插育苗属于无性繁殖,能够保持品种的优良特性,种子育苗后代容易发生变异。
法桐扦插种条生根是以愈伤组织生根为主,必须对种条进行沙藏催根;因此,种条贮藏是法桐扦插育苗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如果不进行种条贮藏,可造成扦插育苗成活率极低甚至失败;人们在进行法桐扦插育苗对种条混沙贮藏催根时,一直沿用正向摆放催根的方法,但正向摆放催根也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例如:种条正向放置贮藏愈伤组织生成率平均86.3%,种条正向放置种条成活率85.3%,其成功率偏低,同时正向催根的方法,其扦插期时间过短,会产生劳动用工过度集中的问题。
基于上述问题,需要提供一种可以解决问题的法桐扦插育苗种条贮藏反向催根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法桐扦插育苗种条贮藏反向催根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法桐扦插育苗种条贮藏反向催根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插穗采集:
插穗应选用生长健壮,木质化程度高,无病虫害的1年生苗干,采穗要在树木落叶后至封冻前进行,采集过早,穗条木质化程度差,不易生根;过晚贮藏时间短,插条愈伤组织不易产生,影晌扦插成活率。
(2)插穗剪截处理:
插条采集后,截成15~18cm长,每个插穗要有2-3个芽;剪截时,上剪口离插条最上部芽1.5~2cm,平口;下剪口以斜形为好,插穗剪好后,按粗细进行分级,芽朝上,底部排齐捆成捆,每捆30~50根,整捆放入清水中,浸泡24小时,让插穗充分吸收水分,以备贮藏。
(3)贮藏窖的开挖:
贮藏窖选在地势高背风向阳处,宽100cm,深50-60cm,长度视插穗的数量而定,开挖时窖的墙面直立,底面要平。
(4)插穗的贮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法桐研究院,未经山东省法桐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88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