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胶粉降低再生剥离液中铁含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98754.0 | 申请日: | 2020-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966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林秋玉;丁以钿;黄致咏;林光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钰融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3 | 代理人: | 蔡晓敏 |
地址: | 3503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胶 降低 再生 剥离 液中铁 含量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再生剥离液,具体涉及一种硅胶粉降低再生剥离液中铁含量的方法,其包括以下依次进行的步骤:S1过滤吸附:将回收的剥离液,通过屏蔽泵打入装有硅胶粉的袋式过滤器中过滤吸附后,打入成品桶中;S2将成品桶中的剥离液打入袋式过滤器中重复步骤S1的过滤吸附;如此,将每次过滤吸附后的剥离液继续步骤S1的过滤吸附步骤,循环吸附2次以上后得到再生剥离液。本发明通过硅胶粉吸附回收的剥离液中的铁,并经过本发明的方法不影响剥离液的其它物质的含量,从而提高可回收剥离液的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再生剥离液,具体涉及一种硅胶粉降低再生剥离液中铁含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剥离液广泛用于半导体IC和TFT-LCD、OLED等面板显示行业中,主要用于光刻工艺后端光刻胶的剥离。随着显示行业的高速发展,剥离液等湿电子化学品的用量也急剧增加,应对于大尺寸、高分辨率显示平板需求的增长,高世代线不断投产,剥离液的用量呈现倍增趋势。而大量的剥离液应用也会产生大量的剥离液废液,这些废液直接排放不仅会严重污染环境,而且会导致剥离液成本居高不下。
经实验测定使用过的剥离液FE含量50ppb,导致再生剥离液的品质下降,不利于销售。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硅胶粉降低剥离液中铁含量的方法。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硅胶粉降低再生剥离液中铁含量的方法,其包括以下依次进行的步骤:
S1过滤吸附:将回收的剥离液,通过屏蔽泵打入装有硅胶粉的袋式过滤器中过滤吸附后,打入成品桶中;
S2将成品桶中的剥离液打入袋式过滤器中重复步骤S1的过滤吸附;如此,将每次过滤吸附后的剥离液继续步骤S1的过滤吸附步骤,循环吸附2次以上后得到再生剥离液。
进一步的,所述回收的剥离液与硅胶粉按重量份比为1∶800~1300。
进一步的,在步骤S1前,先将袋式过滤器中的硅胶粉用清水清洗洗2次以上,并在清洗之后进行干燥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袋式过滤器的过滤精度为15~50μm。
进一步的,所述袋式过滤器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袋式过滤器的固定口环为塑料圈。
进一步的,袋式过滤器中还装有活性炭,活性炭和硅胶粉按重量份比为1∶20~30。
本发明的原理:
硅胶粉是具有固定特性的胶态体系,由形成凝集结构的胶体粒子构成。胶体粒子是水合状态硅胶(多硅酸)的缩聚物,属非晶态物质。胶体粒子的集合体的间隙形成试剂柱层析硅胶颗粒内部的微孔隙结构。因此,它是一种具有丰富微孔结构,高比表面积、高纯度、高活性的优质吸附材料。
硅胶吸附剂属于极性吸附剂,由于硅胶表面存在的大量硅羟基,可与某些溶质分子之间形成氢键作用,结合力较强且较稳定,从而起到吸附作用,也可与溶质分子之间形成范德华力,但这种吸附作用结合力弱,吸附与解析作用快。
水分的存在对硅胶吸附作用影响较大,当完全脱水时,由于硅羟基被完全破坏而会减少甚至没有吸附作用,而存在大量水分时,硅羟基与水分子间将会形成大量氢键而减低其吸附性能,当含水量大于70%时,硅胶失去吸附作用,而转变为分配色谱,其分离依据为组分在流动相溶剂与固定相之间的溶解度的差异而得到分离。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钰融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钰融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87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