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显示面板、玻璃组件、调光方法和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97677.7 | 申请日: | 2020-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926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肖月磊;李月;陈娟;李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东方传感技术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3 | 分类号: | G09F9/33;G02F1/1335;G02F1/133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付生辉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经济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 面板 玻璃 组件 调光 方法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玻璃组件、调光方法和制作方法,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透明基板;第二透明基板;和位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和第二透明基板之间的液晶盒,其中所述液晶盒包括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第一透明基板上的电致发光二极管显示层、绝缘层和染料液晶层,其中所述电致发光二极管显示层,用于显示外部输入的待显示图像;所述染料液晶层,用于根据外部加载的电压透过或吸收外部入射光以呈现亮态或暗态。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能够同时实现调光和显示功能,并有效简化了制备工艺和制作成本,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玻璃组件、调光方法和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商用车车窗的调光玻璃结构如图1所示,以乘用车的天窗为例,行业标准规定总成厚度最大为5mm,包括第一钢化玻璃1、第二钢化玻璃2、调光层3、调光层3分别通过第一PVB层4和第二PVB层5与第一钢化玻璃1和第二钢化玻璃2粘接,其中钢化玻璃和PVB为规格化产品,厚度已确定,分别为1.6mm和0.38mm,因此要求调光层厚度限定在1.04mm内,而现有技术中同时具有调光阵列和显示阵列的调光层的厚度远远超过该限定厚度,无法满足要求。同时,现有技术中调光阵列和显示阵列需要单独的阵列制程,对材料和工艺制作的成本需求较大,不利于产品的推广。另外,现有调光阵列通常采用负性液晶进行偏转,在制备调光阵列时需要涂覆PI配向膜,并采用Rubbing或光配向方式,使液晶形成一定预倾角,才能实现加电后液晶向特定方向偏转。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至少之一,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透明基板;
第二透明基板;和
位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和第二透明基板之间的液晶盒,其中所述液晶盒包括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第一透明基板上的电致发光二极管显示层、绝缘层和染料液晶层,其中
所述电致发光二极管显示层,用于显示外部输入的待显示图像;
所述染料液晶层,用于根据外部加载的电压透过或吸收外部入射光以呈现亮态或暗态。
进一步的,所述染料液晶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第二透明基板上的第一透明电极、染料液晶和第二透明电极,所述染料液晶响应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上加载的电压发生偏转并透过或吸收外部入射光以呈现亮态或暗态。
进一步的,所述电致发光二极管显示层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透明基板上的多个阵列排布的薄膜晶体管和由各所述薄膜晶体管驱动的电致发光二极管,其中
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有源层、栅极、源极和漏极;
所述电致发光二极管包括阳极、发光层和阴极,其中,所述阳极与所述源极和漏极中的一个电连接,并响应于外部输入到所述栅极的电信号接收外部输入到所述源极和漏极中的另一个的电信号;
所述电致发光二极管响应于外部输入到所述阳极和阴极的电信号显示所述待显示图像。
进一步的,所述电致发光二极管为条状结构,所述电致发光二极管的宽度与相邻两个所述电致发光二极管的间隙的比值小于预设宽度比。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透明电极为所述染料液晶层的公共电极、所述电致发光二极管位于所述薄膜晶体管远离所述第一透明基板的一侧、所述薄膜晶体管为顶栅结构并且所述电致发光二极管为底发射;
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和所述电致发光二极管的阴极复用。
进一步的,所述染料液晶层的各染料液晶分子为宾主型染料液晶;
和/或
所述染料液晶层的各染料液晶分子为正性液晶或负性液晶。
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玻璃组件,包括第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东方传感技术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东方传感技术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76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