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隧道路面渗水的排水装置及施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97113.3 | 申请日: | 2020-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7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张生;袁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6/02 | 分类号: | E21F16/02;E21D11/38;E01C11/22;E03F3/04;E03F3/06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余翔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隧道 路面 渗水 排水 装置 施工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隧道路面渗水的排水装置及其施工工艺,排水装置包括设置在路面上渗水孔且与排水沟连通的排水通道,所述排水通道内嵌式的设置在路面内部;所述排水通道顶部设置有填料层,所述填料层顶部与路面齐平;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凿排水槽、堵渗水孔、安装排水通道、安装防水层和安装填料层;本发明采用排堵相结合的方式处理隧道路面上渗水孔的渗漏水,堵渗水孔从根源上解决渗水问题,即使堵渗水孔失效后,也可通过排水通道将渗漏水引流到排水沟进行排放;双重措施下大大提高了使用寿命,从而有效解决了隧道路面渗水的问题;且本发明适用性广、造价较低、施工方便、处治效果好,能最大限度确保隧道运营安全,适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隧道路面渗水的排水装置及其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公路隧道是专供汽车运输行驶的通道。随着社会经济和生产的发展,对道路的修建技术提出了较高的标准,要求线路顺直、坡度平缓、路面宽敞等。因此在道路穿越山区时,过去盘山绕行的方案多改为隧道方案。隧道的修建在改善公路技术状态、缩短运行距离、提高运输能力、减少事故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隧道包括路面、仰拱、排水沟、电线槽和隧道边墙。但是受地表水影响,目前80%的隧道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渗漏水,特别是隧道的路面渗水,渗漏水从隧道路面上的渗水孔中渗漏出来,路面的渗漏水降低路面的抗滑系数,隧道内灯光昏暗,视线较差,易诱发安全事故,影响隧道运营安全。
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CN202926388U提出一种公路隧道路面冒水排泄设施,它能用于隧道、普通公路和桥梁底面等路面冒水的排泄,该路面包括基底、垫层、水泥混凝土层、沥青层和路面纵向边沟等,主要是在路面出现冒水的部位沿垂直隧道轴线的方向作两条平行切割线、并向下依次凿除沥青层和水泥混凝土层以形成切口呈三级台阶状的填埋槽,该填埋槽内设有与路面纵向边沟相连通的多孔钢质水管,多孔钢质水管的两侧和顶部密实填塞有碎石透水层,其上覆盖油毛毡和钢板,最后在钢板上浇筑水泥混凝土层和恢复沥青层。但是,其主要是用于大面积的路面渗水进行引排,渗水区域内的路面通过透水孔进入水管进行排放,而并非是针对渗水孔进行处理,因此现有技术的排泄设施并不适用于单独的渗水孔排水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传统隧道路面通过渗水孔渗水导致隧道运营安全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隧道路面渗水的排水装置及其施工工艺。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隧道路面渗水的排水装置,包括隧道,还包括设置在路面上渗水孔且与排水沟连通的排水通道,所述排水通道内嵌式的设置在路面内部;所述排水通道顶部设置有填料层,所述填料层顶部与路面齐平。本发明通过设置在渗水孔上的排水通道,将渗水孔渗漏出的水通过排水通道引流到排水沟进行集中排放,再通过填料层固定排水通道;避免了渗水孔内的水溢出到路面,时隧道路面保持干燥,提高了隧道运营的安全性,且本装置结构简单、效果较好。
进一步的是,所述排水通道包括排水槽和设置在排水槽内且与排水槽宽度匹配的U形盖板,所述盖板与排水槽相向布置,所述排水槽与U形盖板围合形成排水通道。盖板与排水槽在高度方向上形成密闭空间,避免渗漏水往上串,并通过两侧的排水沟进行排放,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速。
进一步的是,所述排水槽的底部为圆弧形。更加便于排水通道内的水流到两侧的排水沟。
进一步的是,所述排水通道与填料层之间还设置有防水层。防水层可避免排水通道内的水通过排水通道流到路面上,起到防水作用。
进一步的是,所述防水层包括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层和SR橡胶嵌缝膏层,所述排水通道依次通过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层和SR橡胶嵌缝膏层与填料层连接。先用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层作为第一层防水层,再通过SR橡胶嵌缝膏层作为第二层防水层,双重防水措施下可有效杜绝排水槽内防水层两侧的水串流,进一步增强了防水作用。
进一步的是,所述填料层为高强度聚氨酯弹性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弹性,有效的保证路面混凝土震动而不渗漏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71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