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解铜箔消除白斑的生产工艺、生箔机、极距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96555.6 | 申请日: | 2020-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25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国;廖平元;温益霞;赖建基;陈舍予;梁宪伟;丘山川;钟豪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04 | 分类号: | C25D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514759 广东省梅州市梅***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 铜箔 消除 白斑 生产工艺 生箔机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解铜箔消除白斑的生产工艺、生箔机、极距控制方法;属于电解铜箔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阴极辊中心转动轴两端支撑的支撑板的外侧各设置第一升降固定座、第二升降固定座;第一升降固定座包括:第一升降杆、第一支撑轴承座;第一支撑轴承座设置在第一升降杆的顶部,阴极辊中心转动轴的穿设于第一支撑轴承座内;第二升降固定座包括:第二升降杆组件,水平承接板、第二支撑轴承座;所述第二支撑轴承座以及电机设置在水平承接板上;阴极辊中心转动轴的穿设于第二支撑轴承座内。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变极距电解铜箔生产工艺、变极距调整装置、调整方法,能够消除铜箔白斑以及耗电过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电解铜箔生产技术,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电解铜箔消除白斑的生产工艺、生箔机、极距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极距表示阴极与阳极之间的距离,是电解行业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
发明人在长期的铜箔生产过程中发现:铜箔出现白斑,调整极距是解决该问题的最佳方式。
然而,与电解铝不同,电解铜箔一般采用阴极辊转动沉积法,也即阴极-阳极不是平行板的关系,而是弧形-弧形之间的关系。
现有技术中对于如何调整这种“弧形阳极槽-圆形阴极辊”之间的极距,特别是,对于JP2019173164A的设计,并没有描述如何调节极距。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解铜箔消除白斑的生产工艺、生箔机、极距控制方法。
一种电解铜箔消除白斑的生产工艺,当槽压低于预设值时,将阴极辊抬高,以提高极距,直至槽压达到预设值。
一种生箔机,其包括阴极辊(1)、阴极辊中心转动轴(2)、阴极辊中心转动轴两端支撑的支撑板、电机(5);
阴极辊(1)由阴极辊中心转动轴(2)带动转动,所述电机(5)与阴极辊中心转动轴(2)连接,即电机(5)带动阴极辊中心转动轴(2)转动;
还包括:第一升降固定座(3)、第二升降固定座(4);阴极辊中心转动轴两端支撑的支撑板的外侧各设置第一升降固定座(3)、第二升降固定座(4);
其中,第一升降固定座(3)包括:第一升降杆(3-1)、第一支撑轴承座(3-2);第一支撑轴承座(3-2)设置在第一升降杆(3-1)的顶部,阴极辊中心转动轴(2)的穿设于第一支撑轴承座(3-2)内;
其中,第二升降固定座(4)包括:第二升降杆组件(4-1),水平承接板(4-2)、第二支撑轴承座(4-3);所述第二支撑轴承座(4-3)以及电机(5)设置在水平承接板(4-2)上;
阴极辊中心转动轴(2)的穿设于第二支撑轴承座(4-3)内。
进一步,第二升降杆组件(4-1)包括多个第二升降杆,第一升降杆、第二升降杆采用电机推杆或者液压杆。
进一步,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第一升降固定座(3)、第二升降固定座(4)连接,即控制器来控制第一支撑轴承座(3-2)、第二支撑轴承座(4-3)的高度。
一种生箔机的极距控制方法,当极距从dx调整为dy时,阴极辊距离向上移动hy-x个距离,首先计算阴极辊距离向上移动的距离hy-x,通过下式来求解得到:
或者:
其中,R阳极槽为阳极槽的半径,R阴极辊为阴极辊的半径,θ为阳极槽对应的转角;
hy,hx为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65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