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可穿戴体温传感器的疫情监控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96252.4 | 申请日: | 2020-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6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冠华;颜丹;张哲;董青龙;张学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刷新智能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13/00 | 分类号: | G01K13/00;G16H50/80;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倚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32 | 代理人: | 霍如肖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沙头街道天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穿戴 体温 传感器 疫情 监控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可穿戴体温传感器的疫情监控方法,包括:通过可穿戴式体温传感器定时获取隔离点内的个体的体温数据和地理位置;逐个判断个体的体温数据是否超过37.3℃,是,则判为疑似人,隔离疑似人;然后,在每个隔离点内,监控疑似接触人的体温数据与正常值偏差是否达到0.3℃以上,是,则判为需迫切关注的疑似接触人,需要进行医学手段介入判断;同时,筛查隔离点内是否有超过5%的个体的体温数据与正常值偏差0.5℃以上,是,则判为待筛查疑似人,问询后确认是否需要医学手段介入;从而实现了疑似人的深入、分层次筛查;实现病毒隐藏传播者、患病人群的早发现、早隔离和早治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体温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可穿戴体温传感器的疫情监控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2003年的SARS病毒和2020年初的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对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病毒肆虐期间,如果能够对病患或疑似病患进行无接触、持续的体温监测,将极大减少医护人员或者护理亲属被传染的风险。
为有效应对近期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肺炎疫情,增强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防控能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科技部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展改革委等部门以及各省市相关科技部委,紧密围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疾病防治等相关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基础性、前瞻性的联合研究。钟南山院士指出:“发热仍然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典型症状”,对疑似病人的监控依然依赖人工的体温等指标的检测,为减少监护(医疗人员的)交叉感染,实现实时、智能化、穿戴式的远程监测个体状态和掌控疫情传播状态,成为当务之急。
在实现人体体温数据的监控之后,如何发现潜在的病毒隐藏传播者、如何实现患病人群的早发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建立一种基于可穿戴体温传感器的疫情监控方法和系统,实现对病毒传播者的追踪、筛选,实现对大量个体、传染病患者或疑似患者进行无接触、持续的体温监测,并筛选出需要重点关注的群体,实现病毒隐藏传播者、患病人群的早发现、早隔离和早治疗。
本发明一种基于可穿戴体温传感器的疫情监控方法,包括:
步骤H.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通过可穿戴式体温传感器获取个体的体温数据和个体的地理位置信息;
个体在某一时间段内位于一个隔离点,个体在另外的时间进入另一个隔离点,至少一个隔离点的个体的数量在50个以上,我们分析的切入口在人数较多的隔离点,这种隔离点可能是医院、工厂、办公室或家庭人数较多的家里;
I.逐个分析判断个体的体温数据是否与疫情的体温数据吻合;当某个个体的体温数据吻合时,判断为疑似人,隔离疑似人,开始步骤K;当所有的个体的体温数据都不吻合时,开始步骤J;
步骤J.判断是否有超过10%的个体的体温数据与正常值偏差0.5℃以上,如果否,则继续从步骤H开始下一轮监控,如果是,则标记体温数据与正常值偏差大于等于0.5℃的个体为待筛查疑似个体,并发出提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刷新智能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刷新智能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62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