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袋压缩树脂传递模塑成型模具、成型装置及成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95800.1 | 申请日: | 2020-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4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余木火;陶雷;孙泽玉;高洪平;戚亮亮;杜宇;代兰奎;张新异;闵伟;毛毅玮;欧汉文;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70/48 | 分类号: | B29C70/48;B29C70/54;B29C33/30 |
代理公司: | 上海统摄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03 | 代理人: | 辛自豪 |
地址: | 2016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 树脂 传递 塑成 模具 成型 装置 方法 | ||
1.袋压缩树脂传递模塑成型模具,其特征是:包括外模以及位于外模内的上模、下模、气囊和导向件;
外模为可开合和密闭的容器,上模和下模分别为相互配合的凸块结构和凹槽结构;
上模与外模顶部固定连接,用于在闭模时嵌入下模内,在下模内形成密闭空间;下模位于上模下方;气囊位于下模底部与外模底部之间,用于在充气时带动下模运动;导向件用于将下模的运动方向限制在上下方向;
上模和外模中设有连通的树脂入口,树脂入口贯穿外模顶部和上模,外模底部设有与气囊入口连接的空气入口,下模中设有贯穿下模且连通槽内和槽外空间的树脂出口,外模中设有真空泵连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压缩树脂传递模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外模为内设立方体a腔体的立方体b,立方体a的长度为90~900mm,宽度为90~900mm,高度为40~490mm,立方体b的长度为100~1000mm,宽度为100~1000mm,高度为50~500mm;
上模为实心立方体c,长度为50~800mm,宽度为50~800mm,高度为30~450mm;
下模为内设立方体d腔体的立方体e,立方体d的长度为50~800mm,宽度为50~800mm,高度为30~450mm,立方体e的长度为60~850mm,宽度为60~850mm,高度为35~480mm;
所有立方体的长度都为最长的棱的长度,所有立方体的高度都为最短的棱的长度,所有立方体最长的棱相互平行,所有立方体最短的棱相互平行;
树脂入口为圆柱孔,直径为13mm;树脂出口共两个,分别位于下模两侧,都为圆柱孔,直径为3mm;空气入口和真空泵连接口都为圆柱孔,直径为3~1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压缩树脂传递模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为螺栓,螺栓数量为2个,与外模底部固定连接,下模底部设有两圆柱形安插孔,螺栓插入安插孔内,螺栓的外径小于安插孔的孔径。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袋压缩树脂传递模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线粘度传感器和厚度传感器;在线粘度传感器由粘度测量头、变速电机和信号转化器顺序连接而成,粘度测量头安装在下模内,变速电机和信号转化器安装在外模外;厚度传感器安装在下模内;厚度传感器的工作面垂直于下模下表面,工作面为受到压缩后产生位移形变的表面。
5.袋压缩树脂传递模塑成型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袋压缩树脂传递模塑成型模具、储气罐、真空泵、压力罐和加热装置;
储气罐分别与袋压缩树脂传递模塑成型模具的空气入口和压力罐连接,连接管路上都设有阀门、压力计和压力调节器;真空泵的管道与袋压缩树脂传递模塑成型模具的真空泵连接口连接;压力罐通过管道与袋压缩树脂传递模塑成型模具的树脂入口连接;加热装置用于加热袋压缩树脂传递模塑成型模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袋压缩树脂传递模塑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袋压缩树脂传递模塑成型模具的空气入口和压力罐与同一个储气罐连接;加热装置为烘箱。
7.采用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袋压缩树脂传递模塑成型装置的袋压缩树脂传递模塑成型方法,其特征是:首先将增强材料铺放在下模中,闭合袋压缩树脂传递模塑成型模具,置于加热装置内加热,然后对上模与下模之间的密闭空间进行抽真空处理,接着向上模与下模之间的密闭空间内注满树脂,接着加热袋压缩树脂传递模塑成型模具,通过在线粘度传感器监控树脂固化过程,当达到树脂凝胶点时,对气囊进行充气使其压缩下模,直到厚度传感器监测到树脂厚度达到设定值,最后进行升温固化和冷却脱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580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