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纳米蛛网结构导电聚氨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95295.0 | 申请日: | 2020-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14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闫建华;雷灿;蔡伟萍;赖毅梅;王先锋;贾永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邑大学 |
主分类号: | D04H1/728 | 分类号: | D04H1/728;D01D5/00;D01F1/09;D04H1/435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吴伟文 |
地址: | 529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纳米 蛛网 结构 导电 聚氨酯 薄膜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柔性纳米蛛网结构导电聚氨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金属锂盐溶解在N,N-二甲基甲酰胺和二甲基酮的混合溶剂中,其中金属锂盐占混合溶剂的质量比为0.5-4.0wt%;N,N-二甲基甲酰胺和二甲基酮的质量比为1-5:1-5;
S2、将导电剂超声分散在混合溶液中,且所述导电剂占溶液的质量比为0.5-5.0wt%;在步骤S2中,所述导电剂选自Super-P、科琴黑、乙炔黑、石墨粉、碳纤维或碳纳米管中的至少一种;
S3、将聚氨酯颗粒在上述溶液中加热至完全溶解,形成纺丝前驱体溶液;且聚氨酯颗粒占溶液质量比为10-20wt%;步骤S3的具体过程为:先将聚氨酯颗粒投放至上述溶液中,然后加热至100-200℃,并以300-800r/min的搅拌速率进行搅拌至完全溶解,以形成纺丝前驱体溶液;
S4、将纺丝前驱体溶液进行静电纺丝;进行静电纺丝时,在纺丝设备的纺丝区间施加10-35kV的直流电压,灌注速度控制为0.5-6mL/h,纺丝距离控制为8-35cm,并将温度控制在0-100℃,湿度控制在10-75%;
S5、将纺丝得到的薄膜放在真空烘箱内,在30-80℃的干燥温度下干燥12-24h以去除溶剂,得到柔性纳米蛛网结构导电聚氨酯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纳米蛛网结构导电聚氨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金属锂盐选自碳酸锂、醋酸锂、硫酸锂、硝酸锂、高氯酸锂、氢氧化锂和氯化锂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纳米蛛网结构导电聚氨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金属锂盐的质量为0.05-0.40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纳米蛛网结构导电聚氨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所述聚氨酯颗粒为聚醚型聚氨酯颗粒、聚酯型聚氨酯颗粒或聚酯-聚醚型聚氨酯颗粒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柔性纳米蛛网结构导电聚氨酯薄膜的制备方法进行制备得到的柔性纳米蛛网结构导电聚氨酯薄膜,其特征在于,该柔性纳米蛛网结构导电聚氨酯薄膜为蛛网纳米结构,其体积密度为0.9-450mg/cm3,比表面积0.1-1500m2/g。
6.一种柔性纳米蛛网结构导电聚氨酯薄膜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柔性纳米蛛网结构导电聚氨酯薄膜在电池能源领域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邑大学,未经五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529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