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化工行业废盐的受控梯级热解回收与二噁英防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92829.4 | 申请日: | 2020-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84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李继洲;宋垠先;韩孟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G7/07 | 分类号: | F23G7/07;F23G5/027;F23G5/44;F23J15/02;F23J15/04;F23J15/0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张华蒙 |
地址: | 21009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工行业 受控 梯级 回收 二噁英防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工行业废盐的受控梯级热解回收与二噁英防控方法,属于废盐的处理处置及二次污染控制领域,该方法首先将废盐进行低温热解,去除其中的水分和低沸点有机物,然后进行高温无氧热解,回收得到去除有机质的盐;同时热解废气经废气处理系统处理后达标排放。本发明将含有机质的废盐进行低温、高温两段受控热解,高温热解气急冷,有效避免二噁英及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等氧化性气体的生成,从而达到废盐热解脱除有机质,实现无害化和资源化,并从源头控制二噁英生成的目的。本方法有机质脱除率高,能从源头控制二噁英的生成,极大降低了废盐的处理处置成本和环境风险,方法可控,为化工行业废盐这类危险废物的资源化提供了一条有益路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行业废盐的处理处置及过程的二次污染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化工行业废盐的受控梯级热解回收与二噁英防控方法。
背景技术
废盐是化工行业常见的一类典型固体废物,许多行业的废盐中含有多种有毒有害有机成分,因此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近些年来,涉及到化工行业废渣废盐的非法处理处置案件频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面对日趋严格的处理处置要求和环境管理政策,化工行业废盐的处理处置已经成为当前行业内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另外盐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如果能将化工行业的废盐进行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并以副产物的形式回用作工业原料或其他用途,不仅可以消除其环境危害,还能实现废盐的资源化,有利于化工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目前化工行业废盐的无害化和资源化主要有水相净化和固相直接净化处理两种途径。
废盐的水相净化是把废盐用水溶解,变为液体,然后用废水处理的手段如化学除杂或膜等固液分离技术将盐从液相中分离纯化,得到较纯的盐溶液,然后进一步制取盐。例如公开号为CN103693658A“基于三段焚烧炉的工业废盐综合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的发明专利,是将以含氯化钠为主的工业废盐通过溶解后,通过化学处理去除无机杂质,然后再进行干燥、热解脱水,在此过程中有机物挥发并进入气相,然后经焚烧处理使废气满足排放要求,同时废盐得到了提纯,达到氯碱工业用盐要求。公开号为CN105883859A“一种废盐处理方法”的发明专利,将废盐在300-600℃下焙烧0.5-4小时,焙烧产生的尾气进入气体净化装置进行净化后排出,焙烧产物加水打浆,形成盐浓度为15-25%的处理液,将该处理液经大孔树脂吸附后排出,即得较纯的浓盐溶液。授权号为CN207933534U“一种废盐的纯化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将农药合成中得到的NaCl废盐渣加水溶解;用连接于化盐槽纳滤膜将化盐槽中得到的盐水进行过滤;除阳离子杂质装置,连接于纳滤膜的渗透侧,用于将纳滤膜得到的渗透液中进行去除阳离子杂质;螯合树脂柱,连接于除阳离子杂质装置,用于对除阳离子杂质装置得到的产水采用树脂除盐处理;离子膜电解槽,连接于螯合树脂柱,用于对螯合树脂柱的产水进行电解处理,最终得到烧碱和氯气。采用水相净化技术,可以得到较纯的盐,甚至可以将得到的盐深加工成其它化工原料,是一种废盐资源化较为理想的方法,但目前报道的技术工艺普遍都比较复杂,处理成本高,尤其是废盐溶于水中的大量氯离子会使树脂中毒,导致吸附有机物的效果不佳,甚至失去吸附作用,这也限制了通过树脂吸附脱除水中有机物这一技术的工业化推广应用。
固相直接净化处理有两种方式,即热解纯化和熔融纯化。
热解纯化是在高温且低于废盐熔融温度的条件下,使废盐中的有机物挥发,并通过氧化或燃烧等技术将挥发的有机物去除,实现废盐的脱毒和无害化。如公开号为CN106424112A“一种用于废盐精制的多级热脱附工艺及装备”、CN106824980A“一种煤化工结晶废盐的无害化处理方法”、CN107185948A“一种工业废盐系统及方法”、CN107062836A“一种用于废盐处理的辐射式回转干燥装置”,CN108408744A“一种热流体分级气提处理工业废盐中有机物的系统和方法”等发明专利均报道了这种技术。但这些报道都忽视了含有机物氯化钠废盐在一定温度下,产生二噁英的危害及其污染防控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28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水机组
- 下一篇:移动清洁机器人和自主覆盖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