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孔气举式油水旋流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92575.6 | 申请日: | 2020-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183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邢雷;蒋明虎;赵立新;高金明;郑九洲;谯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B04C9/00 | 分类号: | B04C9/00;B04C5/04;B04C5/14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李建华 |
地址: | 163318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孔 气举式 油水 分离 装置 | ||
一种多孔气举式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壁内设有气体管路以确保将气体注入旋流器的内腔中,并且在装置内壁的气体管路中安装了单向阀,以确保气体可以从内壁管道进入旋流器的内腔,而内腔中的液体不能从内壁管路回流到注气管道中造成堵塞;此外,装置还配备一个注气分配盒,用于将空气压缩机输送来的气流分为间歇注气和连续注气两种注气方式,以满足旋流器的需求;所述装置在原有旋流器基础上增加了将气泡注入旋流器内腔的机构,使气泡在向旋流器旋转中心移动的过程中携带着内腔中散落的油滴一起运移。本装置可以实现对旋流器内腔外围的油滴进行收集,并将这些油滴随气泡带进旋转中心再从溢流排出,提高旋流器的分离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石油、化工等领域中的油水两相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水力旋流器在石油,冶金,水处理等领域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水力旋流器的原理是将混合来液以巨大的压力通过切向入口注入旋流器的内腔中,随即绕轴线进行高速旋转,产生很大的离心力,混合液中密度不同的相由于受到的离心力不同,所以它们在旋流器中的运转速度、加速度及方向也各不相同,重质相受的离心力大,被抛向旋流器的内壁,按螺旋线轨迹下旋到底部,从底流口流出。轻质相受的离心力小,被带到中心,在锥形内腔中心形成内旋流向上运动,作为溢流从溢流口排出。传统旋流器在结构设计上通过安装倒锥和螺旋流道等方法优化旋流器的内腔以提高旋流器的分离效率,在旋流器的内腔中,大部分的油滴会根据离心力的作用向旋转中心聚集,然后从溢流排出,现有专利有内锥式液液分离水力旋流器,专利号为CN201389497,轴流式反转入口流道旋流器,专利号为CN104815768A,但仍有一部分的油滴会随着杂质徘徊在距离旋转中心较远的地方或者从底流排出,此外旋流器的内壁和倒锥的外壁上仍会吸附一部分油滴。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孔气举式油水旋流分离装置,该装置以注入气泡的方式将吸附在旋流器内壁和倒锥外壁上的油滴举升至溢流管中排出,此外由于油滴的粘性较大,气泡也可以举升被杂质带走的油滴和散落在旋流分离腔外围的油滴,而且气泡的密度小,所以气泡会带着油滴迅速的向旋转中心移动,再从溢流排出,进一步提高旋流器的分离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该种多孔气举式油水旋流分离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气举式旋流器、注气分配盒、注气气管。
所述气举式旋流器包括溢流管、旋流分离腔和底流腔,溢流管、旋流分离腔和底流腔用螺栓依次连接;其中,旋流分离腔上开有气举式旋流器切向入口,底流腔上开有气举式旋流器底流切向出口,溢流管上有溢流出口;所述旋流分离腔内有螺旋流道,所述螺旋流道内部的溢流口与溢流管内部的溢流口直径相等。
底流腔内部安装有连续多孔注气倒锥,连续多孔注气倒锥尾端有外螺纹与底流腔内的内螺纹进行螺纹连接,连续多孔注气倒锥内部还开有连续注气气管,连续注气气管是连续注气进气口的内部气管,连续注气进气口直接连接注气分配盒连续出气口;底流腔的内壁上开有间歇注气气管,间歇式注气气管是间歇式注气进气口的内部气管,间歇式注气进气口直接连接注气分配盒间歇式出气口。
溢流管与螺旋流道以及旋流分离腔用螺栓固定在一起;间歇注气单向阀安装在旋流分离腔与底流腔连接处间歇注气气管内;连续多孔注气倒锥安装在底流腔内部,且连续多孔注气倒锥的尾端有外螺纹,与底流腔内部的内螺纹进行螺纹连接,在连续多孔注气倒锥的尾端后面有一个连续注气单向阀,连续注气单向阀安装在连续多孔注气倒锥尾端后面的槽内,所述槽的内径与连续注气单向阀的外径相等,且连续注气单向阀的中轴线与连续多孔注气倒锥的中轴线重合,底流腔与旋流分离腔用螺栓连接在一起。
所述旋流分离腔整体呈圆柱状,腔内前半段为圆柱状,用来安装螺旋流道,后半段为锥状,且后半段的内壁上有间歇注气气管,与底流腔的间歇注气气管相连;所述旋流分离腔内的间歇注气气管末端为防倒流弯曲结构,且气管末端开有小孔以使间歇注气气管内的大气泡变成小气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石油大学,未经东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25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