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上传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92246.1 | 申请日: | 2020-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94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欧炼凯;张世佳;刘晓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百果园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813 | 分类号: | H04L12/813;H04L12/8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上传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上传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网络恢复信息时,检测本地存储打点数据的数据量;确定所述数据量超过限流阈值时,根据所述数据量控制所述打点数据上传至服务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数据量控制打点数据上传到服务器,降低服务器的瞬时压力,在保证打点数据完整的前提下,增强了服务器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计算机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上传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手机等移动终端变得愈发普及,服务提供商为提供更好的服务,需要采集客户端中的打点数据,然而由于用户移动终端网络信号弱或者服务器宕机的问题,大量统计打点数据上传服务器失败存储于客户端,当网络或者服务器恢复时,大量统计打点数据集中上报导致服务器的瞬时压力增大,对客户端和服务器的性能产生影响,降低了服务的稳定性。
由于统计打点数据的重要性,很多数据指标都是通过打点数据去做分析,针对上述问题,业界现有技术中要么选择将打点数据采取集中上报,要么选择将打点数据整体丢弃,造成重要数据丢失,对服务器性能产生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上传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以实现打点数据的稳定上传,减小服务器的瞬时压力,提高业务的稳定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上传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传输通道恢复信息时,检测本地存储打点数据的数据量;确定所述数据量超过限流阈值时,根据所述数据量控制所述打点数据上传至服务器。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上传装置,该装置包括:
数据量模块,用于获取传输通道恢复信息时,检测本地存储打点数据的数据量;数据上传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数据量超过限流阈值时,根据所述数据量控制所述打点数据上传至服务器。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备,该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数据上传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数据上传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获取到网络恢复信息时,对本地存储打点数据的数据量进行检测,确定数据量超过限流阈值时,根据所述数据量控制所述打点数据上传到服务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数据量对打点数据的上传进行控制,防止打点数据丢失的同时降低服务器接收打点数据的瞬时压力,可增强服务器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压力的时间变化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数据上传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数据上传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数据上传方法的示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数据上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百果园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百果园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22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筋混凝土柱置换系统及其实施方法
- 下一篇:窗户内外框密封结构及装配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