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旧手机回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90851.5 | 申请日: | 2020-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6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刘娟;赵晴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10/00 | 分类号: | G06Q10/00;G06Q30/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023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旧 手机 回收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旧手机回收系统,本发明引入EPR制度,设计了一种废旧手机回收系统,涉及:系统管理模块,个人、第三方物流商、制造商三种角色用户名和密码登录APP进行个人或企业的基本信息维护;信息管理模块,主要对逆向物流系统中的订单信息、企业信息、投废者信息的管理和存储,同时本模块会增加信息公开功能,要求第三方物流商和制造商将产品回收后的处理环节和结果公示,方便公众监督;回收管理模块,此模块会增加回收价格的流程判别;物流管理模块,个人通过APP可以看到订单的状态以及物流过程,物流企业可以查看所管辖的订单的情况;支付管理模块,为控制物流成本同时增加积分结算方式,个人可获得以旧换新券,可用积分兑换商品或服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旧手机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国内废旧手机的回收起步较晚,相比发达国家较为落后,在发展过程中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比如回收网络体系不完善,目前仍有很多不具有回收资格的回收主体对各人进行不规范交易,回收分散,回收率较低;我国尚没有行成完善的法律制度去严格执行生产企业责任延伸制度(EPR),仍存在大量废旧电子产品资源浪费的问题;行业缺乏标准规范、消费者参与意愿低、回收过程监管不透明、个人废旧手机信息泄露隐患的存在等问题,制约着废旧手机的有效回收,不利于正规企业开展回收业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旧手机回收系统。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废旧手机回收系统,包括:
系统管理模块,用于投废者、第三方物流商、制造商共三种角色登录APP进行个人或企业的基本信息维护;
信息管理模块,用于对逆向物流系统中的订单信息、企业信息、投废者信息的管理和存储;
回收管理模块,用于相关主体发布回收需求、处理回收需求、处理物流需求、追溯信息;
物流管理模块,用于查看物流需求;
支付管理模块,用于个人回收结算,包括线上结算或者积分兑换以旧换新券。
进一步的,在上述系统中,还包括:
信息公开模块,用于供第三方物流商和制造商将产品回收后的处理环节和结果公示,方便公众监督
进一步的,在上述系统中,还包括:
显示线下门店模块,用于供投废者自行查询前往参与废旧手机的回收的线下门店。
进一步的,在上述系统中,还包括:
回收价格的流程判别模块,用于以最高价依次根据性能减价,最终给出预报价供投废者选择。
进一步的,在上述系统中,还包括:
监测模块,用于监控回收全过程和对可能出现的问题的预测。
进一步的,在上述系统中,所述系统采用C/S架构。
进一步的,在上述系统中,所述系统采用按钮驱动的用户界面设计。
进一步的,在上述系统中,还包括:
评价反馈模块,用于在完成订单之后加入评价反馈机制,了解整个流程的满意度和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提高废旧手机的有效回收率:引入生产者责任制度,强制制造商回收与市场占有率相当比例的产品,增加废旧手机的回收量;
2、提高投废者回收积极性和满意度:两种补贴方式,调动投废者的积极性,订单结束后,投废者在评价反馈机制内对回收流程进行评价和反馈,使投废者的意见及时得到回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08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玉米种子培育方法
- 下一篇:一种碟喷自动化装配设备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