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支持LoRaWAN协议的全双工LoRa网关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90248.7 | 申请日: | 2020-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15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徐祝庆;熊润群;罗军舟;东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88/16 | 分类号: | H04W88/16;H04L12/66;H04L5/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汤金燕 |
地址: | 21118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持 lorawan 协议 双工 lora 网关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持LoRaWAN协议的全双工LoRa网关结构,其中上行LoRa通信模块可以接收LoRa终端节点发送的上行数据包,将上行数据包发送至ARM主控模块,ARM主控模块,接收上行LoRa通信模块中收到的上行数据包,将上行数据包递交给LoRa服务器,并接收LoRa服务器发送的下行数据包,并根据下行数据包的下行要求信息,确定下行时机,根据下行时机将下行数据包下发至第一下行LoRa通信模块或者第二下行LoRa通信模块,使第一下行LoRa通信模块和第二下行LoRa通信模块,分别用于在相应下行时机发送下行数据包;以实现支持LoRaWAN协议的全双工LoRa网关的精度和可靠性的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持LoRaWAN协议的全双工LoRa网关。
背景技术
LoRa是一种新兴的低功耗广域网技术,它使用专有的扩频技术调制信号,用于远距离通信链路场景。LoRaWAN是为LoRa远距离通信网络设计的一套通讯协议和系统架构,它是一种媒体访问控制(MAC)层协议。
LoRaWAN支持3类终端设备,分别称为A、B、C类设备(Class A、B、C),以满足各种物联网应用的不同需求。Class A是每个LoRa终端设备必须实现的基本类。它允许双向通信,其中每个终端设备的上行链路传输后有两个短的下行链路接收窗口,如图1所示:一旦上行链路传输完成,终端设备将在给定延时RXDelay1(通常为1秒)后打开接收窗口RX1,在给定延时RXDelay2(通常为2秒)后打开接收窗口RX2,以监听来自网关的下行链路传输。Class B除了A类终端设备随机上行链路传输后的接收窗口外,B类设备会在预定时间打开额外的接收窗口。Class C类设备实现了与A类设备相同的两个接收窗口,RX1和RX2的通信参数也分别与A类中定义的相同。但是C类设备是无休眠的,除了支持与A类设备相同的接收窗口外,其余时间均开启接收窗口RX2。
综上可知,为支持LoRaWAN协议双向通信,LoRa终端节点在发送完成后,需要分别在RXDelay1和RXDelay2时间后打开接收窗口RX1和RX2;LoRa网关需要在接收到数据包后,等待RXDelay1或RXDelay2时间,然后发送下行数据包。换言之,LoRa网关需要实现在给定时间戳发送数据包的需求。若所等待的时间不够精确,将导致LoRa终端节点无法接收到数据包,或产生过多能耗。另一方面,为支持Class B类设备,LoRa网关也需要实现立刻、在GPS脉冲边沿触发下行数据包发送的需求。
原生LoRa网关(采用SX1301作为基带芯片)对上述协议规则的实现原理如图2所示:SX1301原生网关内部维护了一个微秒级时钟(计数器),一旦收到一个上行数据包,就会为其保存当前时间戳值,表示该数据包的接收时间。该上行数据包被递交给服务器端,经解析需要下发一个下行数据包给该LoRa终端节点时,服务器会将该上行数据包中的时间戳值加上RXDelay1或RXDe2秒,作为下行数据包的发送时间。SX1301原生网关收到服务器端的下行请求后,将对该下行数据包中的时间戳与当前微秒时钟进行比较,当它们的值相同时,将该下行数据包下发。由此,实现了LoRaWAN协议中精确地在给定时间戳下发信息的需求。
但是,原生LoRa网关是半双工的:处于接收模式时,不能发送数据;处于发送模式时,不能接收数据,由此导致LoRa原生网关数据传输效率低下,所支持的节点容量偏小。总之,原生LoRa网关实现了在给定时间戳发送下行数据包的需求,但是它是半双工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02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