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互联网通讯密钥生成系统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90232.6 | 申请日: | 2020-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14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殷堃;马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雷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08 | 分类号: | H04L9/08;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田黎绒 |
地址: | 20008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互联网 通讯 密钥 生成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互联网通讯密钥生成系统及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取得8位工作密钥作为源数据,取得8位主密钥作为源数据解密密钥;S2:以所述源数据解密密钥对源数据进行Des解密,生成8位新密钥;S3:以所述8位新密钥、对明文数据进行二次单倍长密钥算法计算MAC值。本发明简化了MAC生成的复杂度,提高了数据安全验证方面计算效率,减少了算法实现的等待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互联网数据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互联网通讯密钥生成方法。以及实现该方法的一种互联网通讯密钥生成系统。
背景技术
Hash函数也被称为散列函数,使用Hash函数可以提高存储空间的利用率、提高数据的查询效率,也可以做数字签名来保障数据传递的安全性。因此Hash算法被广泛地应用在互联网应用中。MAC算法(Message Authentication Codes)是带秘密密钥的Hash函数:消息的散列值由只有通信双方知道的秘密密钥K来控制。此时Hash值称作MAC。MAC算法一般实现原理:首先在参与通讯的两方之间共享一个密钥,通讯时(这里使用A和B代表参与通讯的两方),A方传送一个消息给B方,并将这一消息使用Hash算法和共享密钥计算出一个值,这个值称为认证标记,然后将这个值附加在这一消息之后传送给B方。B在接收到该消息后使用同样的机制计算接收到的消息的认证标记,并和他所接收到的标记进行比较;如果这两个标记相同,B就认为消息在由A传送到B的过程中没有被修改;如果不相同,B就认为消息在传送过程中被修改了。目前,这种实现原理存在着两个问题:第一,密钥共享,如果发生密钥泄露,攻击者能够假冒认证,伪造大量“合法”数据,对系统发起数据攻击。第二,为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使用公钥算法结合Hash函数来完成,但公钥运算速度较慢、其生成和验证标记的过程也较为复杂。因此,如何开发出一种新型的互联网通讯密钥生成方法,以克服上述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研究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互联网通讯密钥生成方法,能够降低MAC生成的复杂度,提高了数据安全验证方面计算效率,减少算法实现等待时间。
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互联网通讯密钥生成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取得8位工作密钥作为源数据(即WKey),取得8位主密钥作为源数据解密密钥(即Mkey);S2:以所述源数据解密密钥对源数据进行Des解密,生成8位新密钥(即NKey);S3:以所述8位新密钥、对明文数据进行二次单倍长密钥算法计算MAC值。
优选的是,上述互联网通讯密钥生成方法中,步骤S3采用ECB模模式进行数据分组、其包括:S31:对明文数据按每8个字节进行数据分组,构成对数据块数组(即MAB);S32:对所述数据块数组按每8个字节做异或运算;S33:将S32异或运算所得最后8个字节转化为16个十六进制数;S34:以所述8位新密钥对S33所得十六进制数的前8个字节进行一次单倍长密钥算法运算加密;S35:将S34加密后取得的字节与S33所得十六进制数的后8个字节做异或运算;S36:将S35取得的运算结果基于TEMP BLOCK进行二次单倍长密钥算法运算加密;S37:将S36取得的运算结果转化为16个十六进制数,该16个十六进制数即为数据MAC。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定制双密钥Des解密分散和单倍长密钥算法运算,解决了MAC计算实现过程中共享密钥导致的密钥泄露问题;同时大幅简化MAC生成复杂度,提高系统在数据安全验证方面计算效率,减少了系统在高并发场景下的算法实现等待时间。
为实现上述互联网通讯密钥生成方法,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互联网通讯密钥生成系统,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雷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雷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02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