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状态检测监测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90151.6 | 申请日: | 2020-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22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马伟斌;韩自力;郭小雄;安哲立;马超锋;王志伟;李尧;王勇;刘艳青;马荣田;郑泽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华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1 | 代理人: | 张文娟 |
地址: | 10008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状态 检测 监测 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状态检测监测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验收检测模块,其对在隧道重点位置处的数据进行处理以识别隧道中的缺陷,并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二维展示;重点监测模块,其根据不同的展示模式,展示对在隧道重点监测位置处的结构所监测得到的不同监测对象的监测信息;隧道形象化展示模块,其利用经病害监测后的隧道的相关信息对隧道进行三维建模,实时创建该隧道相关病害的三维模型,根据各类病害在隧道内的位置坐标在隧道空间内展示。该系统能够提高路网系统信息化、智能化和可视化水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状态检测监测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公铁城轨路网的高速发展,隧道数量与日俱增。隧道内结构服役状态、安全状况、附属设施状态的健康是隧道正常运行的关键。当前隧道检测监测管理系统多针对数据管理、电子化存档问题,采用人工录入检查检测结果、自动传输监测数据等方式,实现隧道检测监测的数据管理,但尚不能形成对运营期隧道状态实现信息化、智能化、可视化的状态管理,不具备从隧道验收到服役的全生命周期开展检测监测管理的能力,不具备对重点隧道区段的特殊化检测监测管理,不具备对多源数据的融合化能力,不具备隧道实时三维形象第一视角可视化的能力。
基于此,亟需一种能够针对全生命周期的隧道工务智能化检测监测状态管理系统,实现对多源数据的融合化三维展示,提供全面的检测监测数据支撑,为决策者及时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从而进一步提高隧道工程的运营保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需要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路网系统信息化、智能化、可视化的隧道状态检测监测管理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实施例首先提供了一种隧道状态检测监测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验收检测模块,其对在隧道重点位置处的数据进行处理以识别隧道中的缺陷,并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二维展示;重点监测模块,其根据不同的展示模式,展示对在隧道重点监测位置处的结构所监测得到的不同监测对象的监测信息;隧道形象化展示模块,其利用经病害监测后的隧道的相关信息对隧道进行三维建模,实时创建该隧道相关病害的三维模型,根据各类病害在隧道内的位置坐标在隧道空间内展示。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系统还包括:周期检测模块,其对隧道重点位置处的病害进行周期性检测;日常检测模块,其对隧道重点位置处的病害进行日常检测;以及附属设施管理模块,其对隧道内的粉尘和有害气体的浓度、温湿度、洞室门状态进行监测,当发生异常情况时进行相应的管理操作。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验收检测模块包括:衬砌质量检测子单元,其根据所选择的隧道,展示与衬砌质量相关的隧道当前状态、隧道变化趋势和/或隧道历史检测结果。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验收检测模块,还包括:常规检测子单元,其对各个隧道日常巡检过程中发现的各项病害信息进行记录,记录病害的类型、劣化等级、里程信息、及检测时间信息,实现对信息的增加、删除、修改、查询的功能。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重点监测模块包括:轨下结构子单元,其对在隧道重点监测位置处的轨下结构情况所监测得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展示该隧道中重点监测位置处的结构竖向位移、深层围岩形变、围岩接触压力、钢架受力、钢筋受力、混凝土形变、锚杆轴力、锚索受力中至少之一的监测对象的采集信息和图像。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重点监测模块包括:衬砌结构子单元,其对在隧道重点监测位置处的衬砌结构情况所监测得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展示该隧道中重点监测位置处的形变监测、应变监测、裂缝监测、钢筋受力、钢架受力、围岩接触压力、深层围岩形变、锚杆轴力、锚索受力中至少之一的监测对象的采集信息和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01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廊的防震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环氧树脂粘结剂自动洒布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