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轮装置,特别是用于张紧惰轮或运动辊的带轮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90028.4 | 申请日: | 2020-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78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贝诺特·阿尔诺;迈克尔·肖莱;贝诺特·豪韦斯普尔;尼古拉斯·特朗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斯凯孚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7/12 | 分类号: | F16H7/12;F16H55/44;F16H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沃律师事务所 11620 | 代理人: | 吴志宏 |
地址: | 瑞典***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特别是 用于 张紧惰轮 运动 | ||
1.一种带轮装置(1),适用于张紧惰轮或运动辊,所述张紧惰轮或运动辊与带或链相互作用,所述带轮装置(1)包括:
-轴承(3),具有可旋转的外圈(5)和固定的内圈(4),所述外圈(5)和所述内圈(4)同轴;和
-带轮(2),具有至少一个带轮部(17、18),所述带轮部(17、18)具有总体上为C形的截面并且具有内圆柱部分(22、30)、外圆柱部分(19、27)和径向中间部分(25、33),所述内圆柱部分(22、30)具有压配在轴承(3)的外圈(5)的外圆柱表面(16)上的内圆柱表面(23、31),所述外圆柱部分(19、27)具有意在用于与所述带或所述链接触的外圆柱表面(20、28),所述径向中间部分(25、33)在内圆柱部分(22、30)和外圆柱部分(19、27)的在带轮装置(1)的一个轴向侧的轴向端部之间、大体上在径向上延伸,所述带轮部(17、18)一体形成并且在与所述中间部分(25、33)相对的一个轴向侧限定开口端(26、34);
其特征在于:
-带轮部(17、18)的所述内圆柱部分(22、30)包括在两个轴向侧开口的至少一个轴向槽(41、42);并且
-所述外圈(5)在位于所述带轮部(17、18)的中间部分(25、33)的轴向侧的径向侧表面(39、4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材料变形部(37、38),所述材料变形部(37、38)在径向上从外圈(5)的所述外圆柱表面(16)突出,所述材料变形部(37、38)被构造为当所述带轮部(17、18)在轴向上推到轴承(3)的所述外圈(5)上时穿过所述轴向槽(41、42),并且被构造为当所述带轮部(17、18)在周向上相对于所述外圈(5)转动时形成用于所述带轮部(17、18)在一个轴向方向上的轴向止动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轮(2)由仅一个带轮部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轮(2)包括安装到轴承(3)的外圈(5)的所述外圆柱表面(16)上的两个C形带轮部(17、18),所述带轮部(17、18)的开口端(26、34)在轴向上彼此面对,所述带轮部(17、18)的外部分(19、27)的自由端轴向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带轮部(17、18)相对于穿过所述轴承(3)的中心的横切径向平面(Y3)对称。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带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圈(5)的两个径向侧表面(39、40)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材料变形部(37、38),以形成用于两个带轮部(17、18)的中间部分(25、33)在两个轴向方向上的轴向止动部。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带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变形部(37、38)通过对所述径向侧表面(39、40)朝向相对的轴向侧进行轴向压隆起而形成。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带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槽(41、42)是通过对带轮部(17、18)的内圆柱部分(22、30)进行冲压而形成的。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带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侧表面(39、40)包括多个材料变形部(37、38),所述带轮部(17、18)包括多个对应的轴向槽(41、4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变形部(37、38)在周向上等距地间隔开,并且所述轴向槽(41、42)在周向上等距地间隔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斯凯孚公司,未经斯凯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9002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