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静电离心净化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87496.6 | 申请日: | 2020-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1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洪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明伟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3/04 | 分类号: | B03C3/04;B03C3/36;B03C3/41;B03C3/47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海区狮山镇桃园东路88号慧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电 离心 净化器 | ||
本发明涉及油烟净化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静电离心净化器,包括外壳;环形轨道设置在外壳内部,正极盘上设有第一通风孔,第一通风孔的后侧设有第一导风板;负极盘上设有第二通风孔,第二通风孔的后侧设有第二导风板;第一导风板与第二导风板的导风方向为反向设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正极盘与负极盘通过辅助转动装置间隔可转动的设置在环形轨道内,通电后可形成单独电场,第一导风板与第二导风板的导风方向为反向设置,使得通过风力带动正极盘与负极盘转动时,正极盘与负极盘之间形成漩涡风,让风道变化的直径为大‑小‑大,能够充分的对油烟粒子进行吸附过滤,净化效果接近零排放,且净化效果持久,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烟净化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静电离心净化器。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或餐饮业烹饪的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油份的废气,若不进行处理之间排放,将会给空气带来很大的污染,危害人类健康。目前国家和地方都出台了控制油烟污染的规定,要求餐饮业必须安装油烟净化设备。
据本技术领域已披露的文献资料、对现有产品的结构剖析,目前在现有技术产品中的油烟净化器含有机械式、静电式、水淋式等几种类型的前端油水分离装置。
但是,现有技术中,由于油烟净化器需要与排烟道相连接,使得油烟经排烟道至油烟净化器处理后排出,由于经过排烟道的油烟流速一般都比较高(一般3-10米/秒),油烟净化器内部的电场结构又是与风机产生的风向呈直通式,油烟粒子在被抽风机产生的高速风流经过油烟净化器时,由于收层面积小、放电极之间的间隙距离等因素,导致大多数带电荷的油烟粒子还没能被阳极吸附捕集就被抽风机产生的高速风流排至室外,无法得到有效的过滤、净化,使得油烟净化效果较差,对室外空气依旧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静电离心净化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油烟无法得到有效过滤、净化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静电离心净化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设有出口端和进口端;环形轨道,通过安装外壳依次排列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并位于所述出口端与所述进口端之间,所述环形轨道外侧环绕设有多组辅助转动装置;净化盘,包括正极盘和负极盘,所述正极盘与所述负极盘通过所述辅助转动装置间隔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环形轨道内,通电后可形成单独电场;所述正极盘上设有围绕所述正极盘中心径向分布的第一通风孔,所述第一通风孔的后侧边缘设有隆起的第一导风板;所述负极盘上设有围绕所述负极盘中心径向分布的第二通风孔,所述第二通风孔的后侧边缘设有隆起的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与所述第二导风板的导风方向为反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通风孔围绕负极盘的旋转中心作内外两圈分布,所述第二导风板的边缘上设有尖齿状的放电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通风孔为呈弧度的椭圆长条状或矩形长条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风孔为呈弧度的椭圆长条状或矩形长条状。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盘和所述负极盘上设有加强筋肋。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盘与所述负极盘的侧边缘设有与所述辅助转动装置配合连接的滑槽。
进一步地,多组所述环形轨道之间设有连接箱体,所述连接箱体上设有与所述环形轨道同心设置的通风道。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一侧的电箱,所述电箱内设有用于为放电部供电的高压电源,以及蒸汽发生器,所述高压电源通过电线连接电极与所述辅助转动装置相连,所述蒸汽发生器上连接有排气管路,所述排气管路上连接有若干条分支软管,所述分支软管一端设有喷头,所述喷头分别连接在所述通风道和所述环形轨道上。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轨道内侧设有硅胶套。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和所述安装外壳均为圆筒形结构或长方体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明伟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明伟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874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