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柱塞泵压力油源的供油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86825.5 | 申请日: | 2020-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8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李丽婷;张学艳;赵冠华;曹应佳;杨景全;黄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N7/28 | 分类号: | F16N7/28;F16N23/00;F16N39/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11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柱塞 压力 供油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柱塞泵压力油源的供油系统,包括引油管、柱塞泵、节流塞、溢流转接块、出油管以及压力油源;所述溢流转接块上安装有节流塞;所述溢流转接块通过出油管与柱塞泵连接,所述引油管的一端安装在节流塞上,所述引油管的另一端与压力油源连接。在油源具有一定压力的情况下,本发明通过在柱塞泵前增加节流塞以及溢流转接块,能够获得符合柱塞泵使用需求的滑油,使柱塞泵正常工作并达到目标性能要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柱塞泵使用油桶的现状,提高了环境适应性,使油源选择不受限制,可选用清洁度有保证的油源,提高系统及零件工作的稳定性、可靠性;结构紧凑、布置灵活、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于柱塞泵压力油源的供油系统。
背景技术
柱塞泵属于容积式泵,利用柱塞在缸体内往复动作来使工作腔容积产生周期性变化,以此达到输送液体的目的。柱塞泵若使用油压油源,压力油源会在柱塞回落过程中(柱塞未封堵进油口的阶段),推开泵出口单向阀,使泵持续出滑油,导致泵出油量不可控,影响系统及零件的功能性、可靠性。因此,柱塞泵通常需配备常压油源(油源压力与大气压相当,不会推开泵口单向阀)。
查阅专利文献以及科技期刊,目前没有找到相似结构的柱塞泵供油系统;结合柱塞泵使用情况调研,现阶段用于低流量柱塞泵的供油系统主要为油桶式供油系统:此类柱塞泵会在泵体顶端设计油桶,提前将滑油注入其中。油桶使得泵体型较大,整体高度较高,安装、使用的空间要求较高;为便于观察桶内液位,桶体材料会使用透明材料,例如有机玻璃、树脂材料等,使用环境受限,无法用于冲击、振动较大的恶劣使用环境;需定期在桶内注入滑油,且存在滑油耗尽而泵继续工作的风险,维护性、安全性待优化。
针对现有的小流量柱塞泵的供油方案,往往存在泵体型较大,安装、使用的空间要求较高,且桶体材料在高温、冲击、振动等恶劣使用环境下使用存在风险,因此不利于维护,安全性较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柱塞泵压力油源的供油系统。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用于柱塞泵压力油源的供油系统,包括柱塞泵、节流塞2、溢流转接块3以及出油管4;
所述溢流转接块3上安装有节流塞2;
所述溢流转接块3通过出油管4与柱塞泵连接。
优选地,所述溢流转接块3上设置有油路进口31、储油空间32以及油路出口34;
所述储油空间32分别与油路进口31、油路出口34相连通;
所述节流塞2安装在油路进口31上;
所述出油管4安装在油路出口34上。
优选地,所述油路进口31、储油空间32、油路出口34为非直线连通。
优选地,所述溢流转接块3上还设置有溢流口33;
所述溢流口33与储油空间32相连通;
当储油空间32中滑油的高度达到溢流口33的位置,储油空间32中的滑油能够通过溢流口33流出。
优选地,还包括引油管1以及压力油源;
所述引油管1的一端安装在节流塞2上,所述引油管1的另一端与压力油源连接。
优选地,所述柱塞泵的流量为1-20ml/min。
优选地,所述节流塞2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优选地,所述节流塞2上设置有节流孔21。
优选地,所述节流塞2包括带有不同直径节流孔的节流塞。
优选地,所述油路出口34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868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