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曝气搅拌杆二次铸造夹具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86647.6 | 申请日: | 2020-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6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高;张露;秦康生;沈茂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D19/04 | 分类号: | B22D19/04;B22D33/06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许必元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搅拌 二次 铸造 夹具 | ||
一种曝气搅拌杆二次铸造夹具,属于环保机械设备技术领域,由底板、定位轴台、支撑座、压板、导柱和弹簧连接组成,将铸造零件的下部分的中间轴孔套进底板上的定位轴台,两侧的搅拌杆体放进支撑座与支撑面紧密配合,在装配面上涂一层胶,再将铸造零件的上部分的中间轴套置于定位轴台上,两侧的搅拌杆体放进支撑座,使得上部分零件的安装面与下部分零件的安装面紧密配合,利用压板上导柱孔将压板套进导柱,施加外力使得压板紧紧压住零件,压板上的浇注口位置正好与零件上工艺孔同心,将铸料浇进浇注口,冷却后,撤销外力取下压板,取下零件,本夹具设计新颖、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很好的解决了搅拌器安装过程中二次铸造的装夹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机械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铸造夹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曝气搅拌杆二次铸造夹具。
背景技术
废水废液处理中,由于需要增加废水废液中的含氧量,常常会用到搅拌装置,目前使用的搅拌装置大都采用轴流泵加叶轮的组合,功耗大、噪声大且维护成本高昂,基于现有搅拌装置存在的不足,设计出一种带曝气功能的搅拌装置,该装置采用无叶轮设计,用于驱动搅拌装置旋转的喷气口采用的是文丘里喷口,考虑到抽芯问题,所以搅拌器加工模具采用从文丘里喷气口中心位置分型的方法分型,模具铸造出的两半零件经过精密加工后,需要装配安装并且密封,考虑到实际使用中搅拌杆受力的情况,需要采用二次浇注,由于搅拌杆结构复杂,装夹困难,影响浇注效率,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夹具来实现搅拌杆的二次铸造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带曝气功能搅拌装置中搅拌器安装过程中,需要二次铸造而带来的装夹,而搅拌杆结构复杂,容易出现装夹困难,影响浇注效率等不足,提出一种曝气搅拌杆二次铸造夹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解决搅拌杆二次铸造以及装夹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曝气搅拌杆二次铸造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铸造夹具由底板、定位轴台、支撑座、压板、导柱和弹簧连接组成;所述定位轴台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中部,所述定位轴台两侧对称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支撑面为半圆槽型,所述底板的四角落处设有导柱,所述导柱上套有弹簧和压板,所述压板通过导柱孔与导柱形成滑动连接,所述压板的中部设有浇注口,待铸造曝气搅拌杆中的搅拌杆体定位设置在所述支撑座的支撑面中,待铸造曝气搅拌杆中的中间轴套设置在所述定位轴台上,压板下压对待铸造曝气搅拌杆进行固定,铸料通过浇注口浇入至待铸造曝气搅拌杆的工艺孔中,从而使两个待铸造搅拌杆形成连接。
所述压板的背面中心位置具有圆形台阶压头。
所述定位轴台为圆柱形,定位轴台的直径小于待铸造曝气搅拌杆中间轴套的孔径,两者形成间隙配合。
所述定位轴台与两个支撑座之间均设有间隙,间隙值大于待铸造曝气搅拌杆中间轴套的壁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曝气搅拌杆二次铸造夹具,二次铸造夹具由底板、定位轴台、支撑座、压板、导柱和弹簧连接组成,将铸造零件的下部分的中间轴孔套进底板上的定位轴台,两侧的搅拌杆体放进支撑座与支撑面紧密配合,在装配面上涂一层胶,再将铸造零件的上部分的中间轴套置于定位轴台上,两侧的搅拌杆体放进支撑座,使得上部分零件的安装面与下部分零件的安装面紧密配合,利用压板上导柱孔将压板套进导柱,施加外力使得压板紧紧压住零件,压板上的浇注口位置正好与零件上工艺孔同心,将铸料浇进浇注口,冷却后,撤销外力取下压板,取下零件,本夹具设计新颖、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很好的解决了搅拌器安装过程中二次铸造的装夹问题。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发明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 为本发明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 为本发明中压板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 为本发明中待铸造曝气搅拌杆全剖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866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