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弹条疲劳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85680.7 | 申请日: | 2020-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25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韦凯;王平;赵泽明;谢梦;许高峰;吴浩;薄栋乾;丁文灏;马宏辉;成芳;骆婷;肖杰灵;陈嵘;徐井芒;何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唐正瑜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疲劳 测试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弹条疲劳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于通过弹条标准疲劳试验机对目标弹条进行疲劳寿命测试,包括:判断轨道在钢轨波磨条件下与目标弹条是否发生共振;若是,则获取轨道在钢轨波磨条件下的垂向振动加速度以及垂向位移量;根据垂向振动加速度和垂向位移量确定目标弹条的测试作用力;根据垂向位移量确定目标弹条的测试振幅;根据测试作用力调整标准疲劳试验机对目标弹条的作用力,以及根据测试振幅调整标准疲劳试验机的振幅以对目标弹条进行疲劳测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弹条测试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弹条疲劳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铁路轨道系统中,弹条通过自身弹性变形为钢轨提供扣压力,从而长期有效地保证钢轨与轨下基础的可靠连接,在实际工作状态下,安装时弹条将承受拉、弯、扭、剪等作用,再加上运营时列车反复荷载作用,容易使其发生疲劳断裂破坏,降低使用寿命,严重时将会影响轨道及其上部运行列车的安全性;因此,在铺设铁路扣件之前,必须测试扣件弹条的疲劳寿命。
近年来,在铁口弹条的实际服役荷载中,越来越多地会遇到钢轨波磨或车轮多边形引起的特殊高频荷载工况,会有大量的弹条不可避免地会在高频共振条件下进行服役,而传统的疲劳测试都是在正常安装和正常服役状态下开展的弹条疲劳测试,显然通过传统的疲劳测试来对目前长期工作在高频共振条件下进行服役的弹条来说,存在着疲劳测试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条疲劳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目前长期工作在高频共振条件下进行服役的弹条采用传统疲劳测试存在的测试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弹条疲劳测试方法,用于通过弹条标准疲劳试验机对目标弹条进行疲劳寿命测试,所述方法包括:判断轨道在钢轨波磨条件下与所述目标弹条是否发生共振;若是,则获取轨道在所述钢轨波磨条件下的垂向振动加速度以及垂向位移量;根据所述垂向振动加速度和所述垂向位移量确定所述标准疲劳试验机对所述目标弹条的测试作用力;根据所述垂向位移量确定所述标准疲劳试验机对所述目标弹条的测试振幅;根据所述测试作用力调整所述标准疲劳试验机对目标弹条的作用力,以及根据所述测试振幅调整所述标准疲劳试验机的振幅以对所述目标弹条进行疲劳测试。
在上述设计的弹条疲劳测试方法中,通过在确定轨道与目标弹条发生共振之后,根据轨道在钢轨波磨条件下的垂向振动加速度和垂向位移量计算目标弹条的测试作用力以及测试振幅,进而通过测试作用力调整标准疲劳试验机对目标弹条的作用力,根据测试振幅调整标准疲劳试验机的振幅,以对目标弹条进行疲劳测试,解决了目前长期工作在高频共振条件下进行服役的弹条采用传统疲劳测试存在的测试结果不准确的问题,使得对高频共振条件下服役的目标弹条的寿命疲劳性能进行更加准确地测试。
在第一方面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垂向振动加速度和所述垂向位移量确定所述标准疲劳试验机对所述目标弹条的测试作用力,包括:根据所述垂向振动加速度和所述垂向位移量确定目标弹条在共振条件下所受的附加力,并根据所述附加力和所述目标弹条的类型对应的标准作用力确定所述测试作用力;所述根据所述垂向位移量确定所述标准疲劳试验机对所述目标弹条的测试振幅,包括:根据所述垂向位移量确定目标弹条在共振条件下的附加振幅,根据所述附加振幅和所述目标弹条的类型对应的标准振幅确定所述测试振幅。
在第一方面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目标弹条的参数信息,所述参数信息包括质量信息以及刚度信息;所述根据所述垂向振动加速度和所述垂向位移量确定目标弹条在共振条件下所受的附加力,包括:通过运动方程根据所述目标弹条的质量信息、刚度信息以及轨道波磨条件下轨道的垂向振动加速度以及垂向位移量计算所述目标弹条在共振条件下所受的附加力。
在第一方面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运动方程L为:
其中,[M]为弹条质量矩阵;[K]为刚度矩阵;{x}为垂向位移量的向量;为轨道垂向振动加速度向量的二阶导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856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