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中心机房制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85527.4 | 申请日: | 2020-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35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刘小峰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中心 机房 制冷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数据中心机房制冷系统,包括:冷却子系统,该冷却子系统包括通过制冷管路串联的压缩机、冷凝装置和蒸发器,其中冷凝装置包括通过制冷管路并联的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排水子系统,该排水子系统包括设置在蒸发器下风侧的挡水板、邻接于蒸发器下侧和挡水板下侧的集水槽、与集水槽流体连通的排水管和使集水槽中的水流向排水管的排水泵;风机子系统,该风机子系统包括设置在第一冷凝器下风侧的第一风机和在蒸发器上风侧的第二风机。本发明的实施例在保证所需的冷却效果的基础上实现了制冷系统及机房中的快速除湿,防止了制冷系统的风机出风处出现吹水现象,通过快速除湿和高可靠排水技术提高了数据中心机房冷却可靠性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中心技术领域。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一种数据中心机房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数据、云计算和大数据业务的迅猛发展,数据中心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单机柜密度增加,服务器设备芯片的发热量也不断增大。目前所采用的节能空调不但要满足电子设备的散热需求,还要满足电子设备的湿度需求,空气湿度过高过低都会对电子设备的寿命和正常运行产生不良运行。特别是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运行情况下,传统的空调不能快速除湿,或是除湿后出风温度过低不能满足温度要求,又或是除湿后不能快速排除凝水导致吹水现象等,都会影响数据中心安全运行。
因此,基于上述情况,需要提出一种能够在保证正常冷却效果的基础上实现快速除湿防吹水的机房制冷系统。
发明内容
一方面,本发明基于上述目的提出了一种数据中心机房制冷系统,其中该制冷系统包括:
冷却子系统,该冷却子系统包括通过制冷管路串联的压缩机、冷凝装置和蒸发器,其中冷凝装置包括通过制冷管路并联的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
排水子系统,该排水子系统包括设置在蒸发器下风侧的挡水板、邻接于蒸发器下侧和挡水板下侧的集水槽、与集水槽流体连通的排水管和使集水槽中的水流向排水管的排水泵;
风机子系统,该风机子系统包括设置在第一冷凝器下风侧的第一风机和在蒸发器上风侧的第二风机;
其中,第一风机配置为在环境湿度小于湿度阈值时启动并在环境湿度大于等于湿度阈值时关闭,第二风机配置为在环境湿度大于等于湿度阈值时启动并在环境湿度小于湿度阈值时关闭;
第一冷凝器配置为与第二风机协同工作,第二冷凝器配置为与第一风机协同工作;
排水泵配置为根据集水槽中的水量而启动或关闭。
根据本发明的数据中心机房制冷系统的实施例,其中排水管包括竖直延伸区段和水平延伸区段,其中竖直延伸区段的一端起始于集水槽,竖直延伸区段的另一端与水平延伸区段的一端相连通,水平延伸区段的另一端伸出于机柜框体以外。
根据本发明的数据中心机房制冷系统的实施例,其中排水管在靠近集水槽的一端设置有止回阀,并且在排水管的竖直延伸区段中包含若干回型弯。
根据本发明的数据中心机房制冷系统的实施例,其中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同向地送风。
根据本发明的数据中心机房制冷系统的实施例,其中第一冷凝器设置于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之间,第二冷凝器位于机柜框体以外。
根据本发明的数据中心机房制冷系统的实施例,其中第一冷凝器与压缩机的之间的制冷管路和第二冷凝器与压缩机的之间的制冷管路的相交处设置有三通阀,并且三通阀配置为在第一风机运行时关断第一冷凝器与压缩机之间的制冷管路的通路并连通第二冷凝器与压缩机之间的制冷管路的通路;三通阀进一步配置为在第二风机运行时关断第二冷凝器与压缩机之间的制冷管路的通路并连通第一冷凝器与压缩机之间的制冷管路的通路。
根据本发明的数据中心机房制冷系统的实施例,其中第一风机配置为以高于第一风速阈值的风速运行,第二风机配置为以低于第二风速阈值的风速运行,其中第一风速阈值大于第二风速阈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855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