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齐整数据块存储、访问和校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82005.9 | 申请日: | 2020-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90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契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13 | 分类号: | G06F16/13;G06F16/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齐整 数据 存储 访问 校验 方法 | ||
本发明设计一种齐整数据块存储、访问和校验方法,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该方法具体为:设计以目录名和文件名作为地址的目录结构,按序写入数据块并建立校验列表,根据序号实现数据块的快速读取。本发明通过将数据块序号转换成以目录名和文件名构成的地址,省去遍历文件系统和数据文件的开销,提高了读写效率,降低了数据间的位置耦合性,同时有利于对数据是否篡改的校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齐整数据块存储、访问和校验方法。
背景技术
在计算机应用中,信息存储通常以文件形式写入持久存储设备(如:硬盘、光盘等)中,访问时再通过读取持久存储设备中的文件来完成。虽然,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些持久存储设备的访问速度越来越快,但在应用中IO的开销依然占比较高。
对于一些海量、高频、碎片化的数据访问场景,以文件方式读写数据显得非常吃力,这些时候通常都是利用数据库来完成对这些数据访问的优化。而在一些去中心化的应用场景中,数据没有集中的数据库来存放,文件存储是唯一的方式,这个时候如何提高访问的效率就变得非常重要。
同时,在去中心化应用场景下,文件一般都只有写入和读取两种操作,不允许修改和删除操作,验证已经写入的数据是否被修改也是设计这些应用的时候要考虑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在于设计一种齐整数据块存储、访问和校验方法。实现对海量顺序的大小相等数据块以文件方式高效地存储和访问,并提供机制对数据进行校验。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齐整数据块存储、访问和校验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设计以目录名和文件名作为地址的目录结构;
(2)按序写入数据块并建立校验列表;
(3)根据序号实现数据块的快速读取。
进一步的,步骤1中,目录结构的设计综合考虑数据块大小、文件大小、目录中文件容量,文件中块容量为16^k(16的k次方,k为大于0的整数),目录中文件数为16^n(16的n次方,n为大于0的整数),上级目录中子目录数为16^m(16的m次方,m为大于0的整数),文件名以十六进制字符串来表示,由低到高分别为n位十六进制字符串和多个m位十六进制字符串,m的个数和目录的级数一致。
进一步的,步骤2中,数据块写入之前,需要获得整个存储结构中的最新地址和序号,新的数据块写入这个最新地址,并将序号自动加1,代表数据块地址,并返回给数据块写入调用者。
进一步的,步骤2中,当文件中块容量达到设计的最大值(16^k),则创建新的文件以存储新的数据块,同时对容量已满的文件做摘要,存入目录下的校验列表文件中。
进一步的,步骤2中,当容纳文件的目录中的文件数达到设计的最大值(16^n),则新建同级子目录以存储新的文件,同时对容量已满的目录中的校验列表文件做摘要,存入上级目录下的校验列表文件中。
进一步的,步骤2中,当容纳子目录的上级目录数达到设计的最大值(16^m),则新建同级子目录以存储新的下级目录,同时对容量已满的目录中的校验列表文件做摘要,存入上级目录下的校验列表文件中。
进一步的,步骤3中,当读取指定序号的数据块时,首先将序号转换为文件名长度的十六进制字符串,高位不足补零,使用这个字符串就可以直接解析出完整的路径信息以及自定数据块在文件中的位置,从而快速读取数据块中的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契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契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820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脉冲信号注入的配电线路故障定位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LED洗墙灯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