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81785.5 | 申请日: | 2020-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21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谢文龙;李云鹏;吕亚亚;杨春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258 | 分类号: | H04N21/258;H04N21/6402;H04L61/5053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苏培华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东城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传输 方法 装置 终端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包括:获取终端设备发送的检测数据包,其中,检测数据包至少包括目标网卡通道标识和第一终结点信息;根据预先建立的终结点信息和网卡通道标识的对应表,获得与目标网卡通道标识对应的第二终结点信息;若第一终结点信息与第二终结点信息不一致,则根据网卡通道标识,将预先建立的终结点信息和网卡通道标识的对应表中的第二终结点信息更新为第一终结点信息;根据第一终结点信息与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可见,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当终端设备的IP发生变化时,服务器采用更新策略,避免了由于在下行过程中出现丢包,从而导致在数据上行和下行过程中存在差异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视频会议、视频教学等双向通信在用户的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广泛普及。
在实际中随移动业务的开展,终端设备和服务器在进行媒体流数据传输时,服务器和终端设备之间通过UDP终结点连接,当终端设备从A区域移动到B区域后,由于核心网发生变化,该终端设备连接的IP地址就会发生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原有UDP终结点就失去作用,但终端设备无法感知,核心网仍然会为终端设备自动采用新分配的IP地址,终端设备就会采用新分配的IP地址与服务器进行终结点连接,这样服务器就认为多出一条链路。
当上行时,即终端设备向服务器传输媒体流数据时,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实际的、实时的终结点将媒体流数据传输到服务器,以使服务器进行链路聚合;但在下行时,即服务器将媒体流数据发送至各个终端设备时,服务器此时认为多出一条链路,在发送媒体流数据时会按N+1条链路的模式分发媒体流数据,这样有1/(N+1)的数据丢失,从而出现丢包现象。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第一个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终端设备发送的检测数据包,其中,所述检测数据包至少包括目标网卡通道标识和第一终结点信息;
根据预先建立的终结点信息和网卡通道标识的对应表,获得与所述目标网卡通道标识对应的第二终结点信息;
若所述第一终结点信息与所述第二终结点信息不一致,则根据所述目标网卡通道标识,将所述预先建立的终结点信息和网卡通道标识的对应表中的所述第二终结点信息更新为所述第一终结点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终结点信息与所述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地,在获取终端设备发送的检测数据包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网卡发送的socket请求,其中,所述请求中包括所述网卡的第二终结点信息,所述第二终结点信息包括所述网卡的IP地址和端口号;
根据所述网卡的IP地址和端口号与所述终端设备建立网卡通道;
获取所述网卡通道的网卡通道标识;
在所述预先建立的终结点信息和网卡通道标识的对应表中,存储所述第二终结点信息、所述网卡通道标识及所述第二终结点信息和所述网卡通道标识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检测数据包包括心跳数据包,所述获取终端设备发送的检测数据包,具体包括:
在非业务状态下,每隔预设时间获取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网卡发送的心跳数据包;
或
所述检测数据包包括业务数据包,所述获取终端设备发送的检测数据包,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817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